返回列表

新闻

2021-10-29

看展丨说文解意:这些字你真的知道意思吗?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浸润在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悄悄地与我们关联。汉字作为传承文明的载体,也与中医药息息相关。本文将带您走进成都博物馆“发现中医之美——中国传统医药文物特展”,为您盘点那些与中医药学相关的汉字们。

1.jpg

“疾”,会意字,甲骨文由“大”(人的正面形象)和“矢”(箭形)构成,表示人被箭射中,引申为体外的创伤。早在商周时期,甲骨文上便出现该字,到了春秋战国,“疾”在含义上逐渐趋同于“病”字,二者区分不明显,代表人的“大”旁逐渐演变为为“疒”旁。至东汉,《说文解字》给了明确的解释:“疾,病也”。

2.jpg

3.jpg

“疾”字的演变

“首疒”和“目疒”卜辞龟甲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疒”,会意字,甲骨文由“爿”(pán,床形)和“亻”(rén,人的侧面形象)构成,字形横看,像一个人躺在床上,有时还会在一旁加小点,表示人生病卧床,引申为无外伤的身体病痛。春秋战国时期,“疒”逐渐作为偏旁,很少独立使用。以“疒”为意符的字大多与疾病有关,如:“疫”、“疟”等。为表达原来的含义,在原字形上加了声旁“丙”,组成“病”字。东汉《说文解字》解释:“病,疾加也”,即“病”为更严重的“疾”。本次特展展示的卜辞龟甲中便刻有“首疒”“目疒”的甲骨文字样,意为头疼和眼疼,表明商周时期已经对人体疾病有了初步的认识。

6.jpg

“疒”字的演变

沬,会意字,最初其字上由“水”“廾”“頁”构成,下为“皿”,其音为huì。后简写为“頮”,再简写为“湏”,最后将形旁“頁”换为声旁“未”,简化为形声字“沬”。其甲骨文左下方为“皿”(盆、盘等容器之形),其上有点表示盛“水”;右上方为一用手抚擦头面的跪坐人形。手若是双手为“廾”字,人形因重点突出头面而为“頁”字。四字相合,表示人在容器前用手洗脸的动作。东汉《说文解字》解释:“沬,洒面也”。

7.jpg

“沬”字的演变

钧釉匜  金  

山西博物院藏

10.jpg

青铜盘 春秋 

山西博物院藏

盥(guàn),会意字,金文由上方的“臼”(双手之形)和“水”,以及下方的“皿”(盆、盘等容器之形)构成,表示用水在容器上冲洗双手的动作。东汉《说文解字》解释:“盥,澡手也”。本次特展中陈列的山西博物院藏青铜盘和钧釉匜为古代盥洗的工具,匜用于冲洗双手,盘则盛接洗后的水。

11.jpg

12.jpg

“盥”字的演变

今天的知识点学会了吗?在漫长的岁月中,字体的变形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您还发现身边有哪些字或者偏旁部首是与中医药有关的呢?

6月29日,位于成都博物馆三层临展厅的“颐养之道:中医养生文化”展惊艳开幕,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河北博物院、四川博物院等单位珍藏的40余件/套精品文物,通过起居有常、膳食合理、劳逸适度、情志调摄等方面,向观众展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沉淀的养生文化,从而传播“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之理念。

展览玲珑剔透,小巧清雅,在炎炎夏日为观众带去了一抹清幽之意,也成为闹市里绝佳的“打卡胜地”。随着夏去秋来,展览也临近闭幕之期,11月1日(周一),展览将不再开放。趁着最后的周末,快来再看一眼这个宁静淡雅的展览,也带走我们衷心的祝愿:“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愿所有朋友怡养精神、健康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