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新闻

2022-12-16

成博人丨一次快问快答,关于策展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四川的冬日已进入急冻状态,而成都博物馆“百年无极”特展的热度仍高居不下,这样构思精妙的展览不是“凭空出现”的,它诞生背后有哪些人的心血?谁又是幕后操刀的“大设计师”?观众们的好奇心俨然已经压不住了!我们与动脉影合作推出了一期有趣更有意义的访谈,下面就让大V做大家的“嘴替”,带您深入了解展览背后的故事,和成都博物馆副馆长、总策展人黄晓枫老师一起“动词答此”,看看策展人是怎样练成的!

Q1:您大学学的什么专业?

A1:我大学是四川大学历史系博物馆学专业,但是同时呢,当时我们的博物馆学专业也把考古学的课程全部学了,我在做这个策展人之前还做了17年的田野考古发掘和研究。我一直对自己的身份有两个认同,一个是考古人,第二个就是策展人。

111.png

Q2:策展人有门槛吗?您觉得策展人都需要哪些特质?

A2:策展人,他首先一个承担了博物馆最核心的业务工作,然后是最直接的、面向公众进行文化传播的一个人,所以我觉得他肯定是有门槛的,首先你要具备这样一个文化讲述和传播的资格,所以说,策展人他的文化素质决定了这样一个不同的展览会呈现什么样的状态;还有一个资质我觉得就是热爱,因为非常辛苦,加班是我们的常态,十点、十一点,甚至两三点加班的情况并不是一两次。

Q3:考古和策展哪个更难?

A3:其实我觉得都难,但是我自己又觉得都好玩!考古它是一种内修,我要把那个问题给琢磨透,是研究性质的,而策展它是一种外放,就是我要外传,我要把文化表述出来,难就难在我必须要有专业的眼光、专业的体系,但同时我在讲述的时候,又不能遵从过于专业化的理解,它就必须要把学术的东西以一种容易被人理解的方式表达。

Q4:每个展览的主题是怎么确定的呢?

A4:这个啊,我感觉这个问题提出来有点像在套我们的秘籍啊!比如说文物的展示,我们是要梳理它有的文化背景,然后看哪一些文物是可以组合起来讲一个主题的,然后有的是我们先想,要去表达一个什么主题,然后再去找,等于它是一种逆向思维。

Q5:借用展品需要费用吗?

A5:就看出借单位他的意愿,因为借展可以是付费的也可以是免费的,当然大多数是需要给钱的,因为这个也等于是一种管理规范吧,文物是国家的资产,那么它在使用的时候你要支付费用,这个是合理的,而且这些费用实际上最后它不是说就被单位的人自己用了,这些费用一般最后就转入文物保护、场馆提升,就是跟这个博物馆本身,各个博物馆它自身的发展这些相关的。

Q6:您会怎么看别人策划的展览呢?

A6:肯定会从一个策展人的角度看,这是没有办法的……我当然也可以尝试去做一个观众,包括有一些我特别不熟悉的领域,我就把自己变成一个观众去体会吧,但是呢,不由自主的(你懂得)……因为展览它不仅仅是内容的问题,它还有形式,你不由自主就会用一种专业的眼光去评判它,所以在角色转换方面有的时候还是有问题的。

看到这里,你头上的问号是不是已经变成了感叹号?原来要成为一位优秀的策展人如此不易。回过头来再看看我们策展团队倾力呈现的“百年无极”特展,是否有更多感受?未来我们会持续推出一系列优秀的展览,还会有更多机会与各领域的专家们进行更多有趣的深度对话,也期待与您一同打卡成博,在这个冬天与艺术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