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新闻

2022-05-06

看展丨“一姐“黄昇和她的花漾年华

“晨起懒梳妆,日晚倦倚床”,

诗词中让人向往的旖旎清雅生活,对南宋时期居于泉州的贵女黄昇来说,只是日常。

黄昇是何人?这位贵族女子的父亲黄朴,是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状元,历任馆阁吏部郎、知泉州并提举市舶司以及知漳州等职。保存完好的墓志告诉我们,黄昇待字闺中时,“闲于祖母之训,婉婉有仪,柔淑之声闻于闾井”;出嫁后则“确守姆训,法度无违”;及至身后,也被深深怀念着,“千里之程,方出门行,未一日而止耶”。

在黄昇短暂的一生中,她从未越出宋代士大夫家庭的粉墙。16岁时,她嫁与赵匡胤第十一世孙赵与骏为妻,仅一年后,尚在花季的黄昇便早早过世,葬于浮仓山上。

时间忽促七百年。1975,福州市第七中学扩修的操场,这位沉睡的女子和她惊人的随葬品被人发现。深藏于时光背后的宋时锦绣,随着这次发现朝我们扑面而来。

现在,蓉城的观众们可以在成都博物馆正在展出的“云想衣裳——丝绸之路服饰文化特展”上,遇见黄昇和她花团锦簇人生的片羽吉光。

1.jpg

成博君想,黄昇本人一定未曾预设,21世纪的网络上竟有她的盛名与新的雅号“南宋一姐”。千百年的回响,念念不忘,真应了墓志里那句“万古尤今”。

黄昇之所以被如此称呼,倒不是因为她拥有怎样的个人传奇。是因当她和她的随葬器物再度出现时,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荡起了后人们无穷的想象与讨论。

随葬黄昇墓的436件器物里,服饰及丝织品共计有354件,占比超过80%,这些服饰与织物堪称国宝级珍品,不仅为学者研究宋代服饰提供了实物资料,同时也印证了宋代织造技艺的高超。它们的制式、纹样、针法,所展现的时代内涵与审美情趣,装饰了这位南宋贵族女性如花绚烂的人生,甚至今天仍作“时尚”而被人们反复钻研。可以说,与黄昇的墓葬一同被打开的,不仅是她的衣橱,更是南宋贵妇们的生活缩影,是她们鲜见于史料记载,那隐秘而精致的闺中世界。

2.jpg

褐色罗镶彩绘花边广袖袍

南宋(1127-1279年)

福建省福州市南宋黄昇墓出土

福建博物院

3.jpg

褐色绢无袖夹衣

南宋(1127-1279年)

福建省福州市南宋黄昇墓出土

福建博物院

让我们回到七百年前。

南宋淳祐二年(公元1242年)的黄昇,尚沉浸在小乔初嫁的喜悦中。

早晨,她推开花窗,扑面而来是空气略带的爽冽的味道。清新的早晨应当出门买花。

黄昇是典型的宋时人,喜欢将四时花卉体现在吃穿用度上。我们知道,宋人爱花成痴,卖花是常见的都市一景。东坡曾吐槽自己“贫无隙地栽桃李,日日门前看卖花”,放翁也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蒋捷买花不挑剔“担子挑春虽小,白白红红都好”。

宋代“花事”风尚兴起,文人偏爱写实纹样,也让如黄昇一样的宋代女性们的服饰上,绽放了清雅秀丽的花样。

4.jpg

宋 苏汉臣 靓装仕女图  

(非本次展出展品)

出门前,黄昇兴冲冲地打开衣箱,却陷入了难题——无论哪个时代,女孩们的衣橱里总像少一件称心的衣裳。最后,她在一件杏黄素绢抹胸外,套了新裁的那件烟色梅花罗绣彩花边单衣,搭配一条牡丹纹罗印金填彩花边裙。

6.jpg

7.jpg

烟色梅花罗绣彩花边单衣

南宋(1127-1279年)

福建省福州市南宋黄昇墓出土

福建博物院

单衣看似朴素低调,却暗藏机心:四经胶花的素色纱罗上,以提花散点着单点梅花,大襟上绣了荷花、芙蓉、山茶、牡丹花纹,花瓣贴上金箔,小襟上则是印金桃花。花边裙则是平纹提花,绣上折枝、牡丹、芙蓉、栀子、蔷薇等花纹,又在单面印金填彩镶春草花边。

纹了花嫌少,绣了花也不够,还要镶有花边、贴金花瓣,一团锦簇,却低调华美,不觉浮夸。

熹微晨光下,单衣下裙透出暗暗金光。陆游所说的“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现在人所说的“仙”,大概就是如此吧。

8.jpg

褐色牡丹纹罗印金填彩花边裙

南宋(1127-1279年)

福建省福州市南宋黄昇墓出土

福建博物院

梳妆停当的黄昇,即将走进洋溢着海风的泉州港:

此时,虽然蒙古铁骑已经在大河的对方搅扰着整个欧亚大陆,但在泉州这座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镇、南宋丝织业中心之一的城市,她面对的仍然是文风蔚蔚、流彩溢金的繁华。

9.jpg

宋 佚名 盥手观花图

(非本次展出展品)

10.jpg

宋 刘宗古 瑶台步月图 

(非本次展出展品)

一年之后,她的生命停留在了十七岁,新婚的第二年。但她和她的墓葬成为了时间维度中一个被偶然凿开的孔洞,以服饰与织物为经纬,过去生命的细节如灯火溢出。七百多年后的今天,她仍在互联网这个属于我们生活的世界中栩栩如生,她短暂而华美的人生,也被后人反复追梭。

黄昇的生命如昙花一现,但当她身着花裳,走出闺门,朝花肆前行时,整个南宋世界的衣食住行、风情风物,依旧随着她的顾盼,生出熠熠华光。


参考文献:《福州南宋黄晟墓》,福建省博物馆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