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新闻

2022-04-15

看展丨画像砖:小空间里的大世界

前言

2022年4月,成都博物馆携手新蕾出版社《奇妙博物馆》刊物倾力打造的《成博专刊》顺利发行。在本书中,成博以“文明诞生记”为主题,精选馆藏文物,撰写多篇深度解读稿件。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在微信号上陆续推出本系列稿件,希望各位朋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成都这座千年古城的独有魅力。

1.jpg

成都博物馆展厅内陈列的东汉画像石

上世纪以来,成都平原出土了大量的东汉画像砖。作为盛行于汉代的丧葬艺术,画像石是墓室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描绘了丰富多彩的俗世生活以及瑰丽雄奇的神仙世界。“事死如生,事亡如存”是古人根深蒂固的观念,也是牢不可破的原则,于是这一方小小的空间里,便藏起了其时的大千世界。

这些画像石既有对盐业、农业、渔业、纺织等生产劳动场面的再现,又有对市井、餐饮、出行、歌舞等场景的描绘,被专家视为“研究汉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在这里,

我们能看到成都平原

沃野千里、百业兴盛的富庶安稳。

2.png

庄园生活画像石 东汉

成都博物馆

画像石分三层。上层为山间猎鹿,一人正弯弓射鹿;中层为兵器林立,两侧各有一妇女操作织机,织机上方有马、猴、立柱、食槽及双辕车等;下层为完整酿酒过程,可以一览汲水、运粮、烧煮、装坛发酵的流程。周围则散养猪狗鸡鹅等家禽家畜。

3.png

盐井画像砖  东汉

成都博物馆

画像石上群山耸立,植被茂盛,其间歇息着禽类和哺乳动物,山间二人张弓射猎。左下角盐井上有高架,架分两层,每层有二人正用滑车和吊桶汲卤;右下角有一口长形灶,灶上有釜五口,一人正烧火熬盐;井架与灶间架有枧筒,盐卤经枧筒至灶上的大锅内;山麓有两个运盐者背负盐包前行。画像石形象再现了东汉时蜀地的自然生态和井盐生产的繁忙景象,是成都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盐产地的证明。

在这里,

我们能看到养殖并行、陂池种植的立体农业。

4.jpg

弋射收获画像石 东汉

成都博物馆

画像石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莲池中有群鸭与大鱼,莲花含苞待放,莲叶于水面荡漾。天空中,群雁激飞,树荫下两人正弯弓射向空中大雁;下层稻田里,多人正辛勤收割禾穗,身后留下一片收割后的土地,手提食盒的人送完了饭,正欲往家里走去。

a.png

庄园生产画像石 东汉

成都博物馆

画像石顶部为踱步觅食的双羊;中部有房屋,一人提食盒从门内走出,向坐于树下、手持鸠杖的老者走去;右侧高楼有两人闲坐,似乎正高谈阔论。画面像下方有水田、池塘,栽种着秧苗,养有鱼和各种水生作物。右下角还有农人在辛勤耕耘,丰收的粮食正堆满粮仓。

在这里,

我们能看到规划得当、

“二江珥其市”中的“市”的格局。

b.jpg

庭院画像石 东汉

成都博物馆

画像石为四合式庭院俯视图,四周有长廊,庭院被长廊分为两部分。前院有雄鸡相斗;内院有两鹤相立;堂上宾主对坐;右侧高楼有人洒扫,一只小狗跟随其后。堂屋能清晰地看到为面阔三间的单崖悬山式建筑,高楼为望楼,具有军事防御功能。此砖上的宅院为汉代官绅豪富住宅的缩影。

6.jpg

市肆画像砖 东汉

成都博物馆

画像砖为俯视,十字形街市上下左右各有三排五脊式房屋,应为列肆,屋内有人或对坐或站立。整个画面中间有一重檐式二层市楼。街道上各类人物行走、推车、交易。四周有墙垣,左右各一门,为市墙和市门。这是蜀郡太守李冰所设“市”的真实写照。李冰将原位于成都城中的“市”迁到城外“两江”之间,建成了当时西南地区最大的“市”,设立的统一规范的市场,有专人进行管理,每天按鼓声开市和闭市。“二江珥其市”,反映了当时成都城邑与商品市场、河流的位置关系,这样的城市格局在成都延续了约600年。

在这里,

我们能看到歌舞宴乐盛极一时的风流情致。

7.png

歌舞宴乐画像石 东汉

成都博物馆

画像石中有六人,围绕樽、杯、案等宴饮器皿,或坐或立。上方四人席地相向,右侧男子头戴高冠,身着长服,为观舞者。左侧三人广袖长服,中间男子双手鼓瑟,或为“乐正”,剩下几位或为歌者,或为舞者。整个画面构图合理,栩栩如生,舞者翩沓、乐者鼓瑟、歌者引亢,其乐融融。

8.jpg

宴饮叙谈画像石 东汉

成都博物馆

宴饮场面构图清晰合理,共七人环绕几案席地而坐。七人均头戴冠帽,身着广服,一些人捧盘举杯,向中间者敬食物,另一些人相对而坐,手持耳杯对饮,酣畅淋漓之感跃然而上。

在这里,

我们能看到百戏杂陈、多姿多彩的时序风物。

9.jpg

六博画像砖 东汉

成都博物馆

画像石上共四人,分为两组,一组博弈、一组宴饮。博弈者正在投箸,神态紧张,宴饮者正在对饮,案几上放着菜肴、耳杯,姿态闲适。右下方还站立一只仙鹤。

10.png

杂技盘舞画像砖 东汉

成都博物馆

画像砖上有三人,分别在杂技、跳丸、盘舞。左侧女子头梳双鬟,正在表演“反弓”,她倒立在层层堆叠的案几上,两腿完全,反身下腰,展现出高超的技巧。右边舞者脚下至鼓、盘,跳跃其上。汉代流行“盘鼓舞”,东汉张衡《西京赋》中曾描绘“振朱屐于盘樽,奋长袖之飒纚”,此处便再现了舞者轻盈翩跶于盘盏之上的绝世风姿。

在这里,

我们能看到对昆仑仙境、我欲升仙的美好向往。

11.png

伏羲女娲画像砖 东汉

成都博物馆

画像砖左为伏羲,右为女娲,皆宽衣博带,人首蛇神。伏羲头戴冠,左手持规,右手擎日,日内有金乌;女娲头梳双鬟,左手持矩,右手擎月,月中有桂子蟾蜍。对于传说中古帝王和始祖神的崇拜,体现了汉代人们渴求长生成仙的普遍心愿。

12.png

西王母画像砖 东汉

成都博物馆

画像砖上西王母端坐于龙虎座上,右为三足乌,左为九尾狐,前方中间有蟾蜍立舞,右有道人跪拜,左有两人跪坐。汉代人们认为,西王母掌管长生不死药,是仙境中最为尊崇的大神之一。将西王母像绘制于墓中,就是为了让死者抵达长生不死的神仙世界。

高度凝练的笔触,简单清晰的线条,充溢着饱满的生命力和朴拙的野性,画像石不仅是汉代风土人情的真实记录,更是极具特色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