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新闻

2022-04-15

讲座回顾丨丝上古蜀 云上成博

1.jpg

4月10日,为配合正在成都博物馆热展的“云想衣裳——丝绸之路服饰文化特展”,成都博物馆特别邀请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周旸在线上开展讲座,揭秘三星堆丝绸发现的过程和意义。

本次讲座与以往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讲座不同,采用了“纯线上”的新模式,主讲嘉宾通过线上会议室的形式进行远程分享,是成博疫情之下展览配套学术活动转战“云端”的新探索。同时,成博也大胆尝试多领域平台同步推广,首次联合了中国丝绸博物馆、成都日报·锦观、文博圈等一起直播,较以往线下讲座人数翻了数百倍。在直播过程中,因突然涌入的观众过多,造成网络带宽负荷过重,一度引起杂音和直播中断。为了弥补这次失误,也为了让更多朋友能聆听这场精彩的讲座,我们特别处理、制作了讲座全程视频,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再次观看哦!


新技术

免疫学技术快速定性分析

1986年,三星堆1号坑和2号坑的发现“一醒惊天下”。2019年以来,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六个祭祀坑中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青铜器、金器、玉器、象牙等,而丝绸无疑是其中最激动人心的新发现之一。

想知道考古人员是如何在三星堆祭祀坑中寻找丝绸的,先要对丝绸有基本了解。周旸教授介绍,丝绸是由18种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在埋藏过程中极易降解,加之三星堆出土文物大多有烧灼痕迹,同时,丝绸残留物和坑内的灰烬、泥土、各种器物混杂在一起,给寻找丝绸带来了巨大挑战。仅凭肉眼难以辨识,此时,基于免疫学原理的丝绸微痕检测技术便以其敏感、特异、便捷的技术优势进入了考古人员的视野。

何为免疫学技术?简而言之,其原理的精髓就是抗原抗体反应,“针对考古现场遗址或墓葬的丝毛残留物为重点,采用免疫学方法,通过简单的采样、制样、加样、显示等步骤,形成一套适用于考古现场快速定性分析方法。”利用这一技术,考古人员在三星堆1至8号祭祀坑中均发现大量丝绸残留物或丝绸印痕,其中样本包括青铜人头像、兽面具、铜眼泡、青铜尊、青铜蛇等器物,以及坑内的灰烬和泥土。

“此次在三星堆祭祀坑中发现丝绸,有赖于科学认知方法和技术的巨大进步。”周旸说,“随着多学科团队的协作,三星堆祭祀坑有机质残留物的研究已经从肉眼可见的器物层面延伸到肉眼不可见的分子层面,极大提升了考古现场信息提取水平。”

4.jpg

新发现

已找到绢、绮和编织物

周旸教授介绍,商代的纺织品大多是附着在青铜器上得以保存,这是因为青铜器中在埋藏过程中,不断释放铜离子,可以在周边土壤中营造抑菌微环境,有利于丝绸等有机材质文物的保存,逐渐成为青铜器表面的矿化印痕。三星堆祭祀坑出土青铜器表面也保留了大量矿化丝绸印痕,考古人员对其进行形貌观察可知丝绸品种有绢、绮和编织物。

5.jpg

绢,由于密度、细度、捻度等其他结构参数的变化,以及加工工艺的不同,织物风格特点差异很大。其中,3号坑和8号坑中就发现两种不同风格的绢,前者较为稀疏,后者较为密实。

在2号坑出土铜眼泡上发现绮。绮即“织素为文”,是平纹地起经浮花的提花织物,以不同浮长的经线反射光线的能力不同,形成暗花图案,属于较高档的丝织品。

6.jpg

在2号坑出土青铜蛇的背部发现多层织物,其中最外层为斜编织物。编织是原始纺织品构成的方法之一,随着时代发展,编织技术得以细分与提升。

新解读

古蜀先民如何看待宇宙和生死

考古发现和研究表明,我国养蚕制丝的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带,四川地区是丝织品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我国古代蚕桑起源的传说大多与蜀地有关,考古发现和史料也可以非常清晰地勾勒出蜀地丝绸的发展面貌:三星堆祭祀坑发现的丝绸遗存表明,商周时,古蜀丝织业已较为成熟;春秋战国时,四川的蚕桑业已达到一定规模,成都百花潭出土战国铜壶上的采桑图,形象地反映出当时蚕桑生产的繁忙景象;两汉时期,四川的蚕桑丝织业更为兴盛,朝廷对锦帛的需求量大增,此时成都东南隅围城建织锦工场,委派“锦官”督造,称为“锦官城”;成都有锦江,买卖蜀锦的集市称为“锦市”,织锦工人居住的地方称为“锦里”,官员住处称为“锦官驿”,可见当时织锦之盛……2012年,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了四部蜀锦织机模型,据此复原了汉代的提花织机,并用复原的织机织造出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锦,印证了蜀地织锦业的繁盛历史以及对丝绸之路不可或缺的意义。

周旸教授认为,此次丝绸的发现,更有利于我们理解三千年前的古蜀先民是如何表达宗教,如何思考宇宙和生死的。“中华文明很早就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宏大格局。以三星堆和金沙为代表的古蜀文明,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亦是中华古代文明共同体中最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之一。秦并巴蜀,蜀地以及西南广大地区则陆续融入华夏。在一体化进程中,丝绸是一个非常显著的趋同要素,神话传说、史料记载、考古发现均表明,关于丝绸,巴蜀和中原秉承着大致相同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

9.jpg

讲座结束后,线上观众提问踊跃,纷纷提出了不少卓有新意的问题,周旸教授一一做了回答,很多观众还感到意犹未尽。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探索适宜更广泛人群的新形势、新方法,将精彩的历史文化知识带给更多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