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新闻

2021-12-21

这礼是成都|对话评委:博物馆人对大赛的理解

“这礼是成都”作为成都博物馆精心打造的赛事品牌,如今已举办到第三届。成都博物馆通过不断地创新和品牌传播方式,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参与“这礼是成都”,利用“文物IP”和“设计”嫁接,打造一个又一个代表四川、属于成都的文化礼物。

本次大赛以“成都微笑迎大运”为主题、以成都博物馆一批“微笑”的馆藏陶俑为主要创意元素,同时结合城市事件——大运会,落地人们的生活,让古代成都的人文气质走进现代成都,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成都博物馆2021年“这礼是成都”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征稿倒计时!

1.jpg

传承和弘扬具有厚重底蕴的天府文化,体现成都博物馆馆藏特色,结合当下的生活理念,在满足艺术价值的基础上,还赋予了文创转化力。

在面对博物馆文化与城市文化共生这一点上,成都博物馆总策展人黄晓枫和成都博物馆艺术总监范犁有着特别的解读。让我们走进“这礼是成都”评委访谈,一同领略成博的文化形象和人文气质。

2.jpg

黄晓枫

让博物馆的文化与城市文化一同成长

作为成都博物馆的总策展人,黄晓枫对于博物馆文化有着自己的理解。在黄晓枫眼里,策展人与文物艺术品和艺术家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丝丝相扣,联系紧密。

3.jpg

黄晓枫 成都博物馆总策展人

博物馆文化和城市文化是相辅相成,共同成长的,而“这礼是成都”正好是一个非常好的桥梁和载体。依托“这礼是成都”,不仅把成都博物馆馆藏文物和博物馆文化推广到老百姓的生活中,还培养了年轻一代的博物馆群体。

4.jpg

黄晓枫 成都博物馆总策展人

黄晓枫曾提到:“博物馆文创设计建立在对文物的充分理解之上,对于文物与文化内涵的理解越深刻、越鲜明,设计就会更有想象力和着力点。”

正如成都博物馆近两年举办的优秀展览一样,用高水平的艺术传播方式,向大家传达具有城市氛围感的文化形象。把博物馆深刻的文化内涵落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5.jpg

“光影浮空:欧洲绘画五百年”特展

6.jpg

“灵蛇传奇”艺术展

7.jpg

“列备五都——秦汉时期的中国都市”展览

9.jpg

“玉汝于成——潘玉良的艺术人生”展览

▉ 黄晓枫采访记录

云集君:

您如何看待策展人与文物、艺术品、艺术家之间的关系?

黄晓枫:

策展人与文物艺术品和艺术家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丝丝相扣,联系紧密。成都博物馆作为一个城市博物馆,主要藏品是历代历史文物,我们的展览就是利用这个城市相关的文物,来让观众能够非常直观地了解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

云集君:

您认为成博的文创设计大赛对成都文化的推广有什么独特的价值?

黄晓枫:

“这礼是成都”应该说是我们成都博物馆文创一个最响亮的品牌。从第一届开始,它应该说是寂寂无闻,到今年我们举办第三届了,已经有一个成长的轨迹了,参与的人,尤其是参与文创大赛的年轻人、艺术家和文创设计者越来越多。我觉得“这礼是成都”,是要将我们馆藏的文物、博物馆文化推广到老百姓当中去,这个活动尤其关注我们年轻一代的博物馆群体。我们现在提倡让文物活起来,博物馆不是一个故纸堆,不是把一些老旧的东西堆放起来的地方,所以,“这礼是成都”实际上是让我们博物馆的文化与城市文化一起成长的一个非常好的通道,或者说是更像是将文物与广大观众连接起来的桥梁,能让博物馆的文化,让那些存放在博物馆里的很多具象的历史文物,重新走入人们的生活中。

云集君:

成博近两年成功举办过多个大展,像欧洲绘画五百年、玉汝于成——潘玉良的艺术人生等,可以分享一下背后的策展理念吗?

黄晓枫:

成都博物馆展览的类型主题非常丰富,每一个展览给我留下的印象、感慨都蛮多的,如果要说近两年,大致有两类吧。

一个是我们今年年初“列备五都”的展览,它基于我们馆藏汉代文物丰富的特色,结合汉代成都的历史地位为出发点进行策划的。馆藏文物中的“天府汉碑”,它的文字中记载了成都这个城市在当时全国的城市发展中的地位,是长安以外最有名的五座城市之一;同时,也是最早实证成都“列备五都”、与史籍记载相吻合的一件重要实物。基于这样独一无二的文物实施的原创展览,讲述秦汉时期我国城市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同时也凸显了成都在当时的发展地位。这样的展览就是紧扣城市文化本身发展的一个轨迹和脉络,同时也活化了我们自己的文物,也没有丢掉当时成都发展的一个大背景,这样的展览它的讲述层次是很丰富的;

第二个,就是作为城市博物馆我们不仅要讲述这个城市的历史,同时还要为今天这个城市的文化添砖加瓦。另外一个展览就紧扣了这样一个题目,那就是我们之前做的“光影浮空——欧洲绘画五百年”。这个展览汇聚了欧洲油画发展史上六十幅经典画作、六十位大师的作品,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非常高,当时开展以后就掀起了一次观展的高潮。我们的策展人把整个欧洲绘画史做了一个逻辑时间表,让不太熟悉欧洲绘画发展历程的观众也能清清楚楚地了解到在我们展厅里面的六十幅画,它在欧洲的整个绘画史上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哪一些是最突出的画作,同时包括伦勃朗、莫奈等很多著名的画家作品,在展厅里面都用非常好的艺术形态把它呈现出来。展厅风格用的是欧美比较流行的现代艺术画廊的展示形式。就当时观众的反馈而言,不少观众都觉得在成都能够看到这样一个具有高品质的、高艺术水平的展览,就特别符合我们这个城市应该有的城市文化形象。这也是我们成都博物馆让博物馆的文化形象和城市文化共生长的一个典型案例。这样的策展历程,就是让我们博物馆的文化推广和普及工作,确确实实地对应到城市文化的每一面。

云集君:

陶俑作为成都博物馆的镇馆文物之一,您认为它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黄晓枫:

成都博物馆的陶俑藏品极富特色,有很大一批都是制作精良,造型生动,特别能反映古代成都城市的人文气质。基于这个原因,成博的馆藏文物里面,陶俑堪称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类文物。这一次文创大赛,我们也把陶俑作为文创设计的一个主方向,就是希望这种面带微笑,洋溢着生活底气的人文气质,能从古代走进我们现代人的生活。

范犁

所有的历史文物,都有它的审美性

成都博物馆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IP,而“这礼是成都”开放博物馆馆藏文物作为设计元素,也是希望在这个大IP下,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惊喜。

在如何把握和构建成都博物馆的IP调性上,成博艺术总监范犁认为,在合理的运营基础和用户调研上,打造具有针对性,大众接受度高且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展览和活动,从而塑造一个年轻、包容、跨界和时尚的博物馆。

10.jpg

博物馆文创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跨界形式,既要保证博物馆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又要兼顾大众的审美方向。

对此,范犁表示,所有的古代文物,都有它自己的历史痕迹,有故事、有审美性。这也是为什么大众对于博物馆文创接受度高的原因之一,除了品牌影响力之外,还有IP文物自身的文化加持,并且用当代年轻人容易接受的一种方式,来传播和传承。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文化交流的生活空间和平台。

11.jpg

范犁 成都博物馆艺术总监

▉ 范犁采访记录

云集君:

您作为成都博物馆的艺术总监,您是如何把握和构建它的IP调性的呢?

范犁:

关于成博的IP定位,我觉得可能主要是跟它的核心用户相关,根据我们这五六年来的运营数据,成博的核心用户主要集中在二十一岁到四十岁之间。基于这样的一个核心用户和统计数据,我们做了很多方面的工作。包括我们的特展、展览理念,规划了除历史文物相关的主题之外,也有着重在每年的冬季,有一个跟历史、艺术相关的展集。通过临时展览、社教活动、文创等很多方式来塑造它的IP调性。比如去年的欧洲绘画五百年艺术大展,还有现代之路的展览,观众受欢迎的程度不低于文物类的展览。另外我们在负一楼有引进贝林基金会的人与自然的展览,这个特别受小朋友欢迎。我们在每周五周六的晚上,还有周末儿童博物馆,这一些就是艺术性、时尚类的策划。通过这些不同的活动来塑造一个年轻、包容、跨界和时尚的博物馆形象。

云集君:

那您认为像面向大众,这种文化艺术修养,就是多到博物馆来看展览吗?

范犁:

其实博物馆,它也是提供一个空间,不是说我们一定要让大家来,只是说我们有这样的一个条件,给大家提供交流的平台。引发观众对历史的思考,并且锻炼他们寻找美的眼睛。

云集君:

您能够跟我们分享一下,您认为像成都博物馆这样一个城市级别的博物馆,它的核心责任是什么呢?

范犁:

成都博物馆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一个城市博物馆,我觉得它的核心职能首先是收藏和展示跟这个城市相关的记忆、文物相关的记忆,以及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围绕这些馆藏的文物和记忆为城市的居民营造一个文化交流的空间。在这个地方,他们可以探索这座城市的历史,同时也是搭建起了这座城市和世界的交流平台和窗口。

云集君:

博物馆做文创,也是一个重要的跨界形式,比如说“这礼是成都”系列文创大赛,您认为成都博物馆的文创,是如何兼顾大众的审美跟历史价值呢?

范犁:

我觉得大众审美和历史价值并不冲突,所有的古代文物,它都是美的,它们有自己的历史痕迹,有故事,有审美性。我们做“这礼是成都”文创设计大赛,是用到当代更习惯的一个视觉语言去传达和表达。它就是起到一个更为当代年轻人接受的一种方式来传播和传承。所以其实他们之间并不冲突,其实只是一个相融合的过程。

成都博物馆2021年“这礼是成都”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征稿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