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新闻

2021-08-31

知·识丨傀儡多机巧 偶戏越千年 ——管窥中国古代木偶艺术(上)

目见之谓识,耳闻之谓知。

成都博物馆微信公众从即日起开设【知·识】专栏,不定期发布行业、文物、展览、历史、人文、艺术等相关的深度研究稿件,望与各位爱好者共赏、共飨、共学习,亦欢迎广大朋友不吝赐稿。

本文特邀中国著名木偶艺术家赵根楼老师撰写,解读传统文化木偶的前世今生。

成都博物馆藏有来自全国30个省市区的近30万件影偶精品,其数量为世界之最、其品质为世界最优。位于成博五层的“影舞万象·偶戏大千——中国皮影木偶展”依托于这批藏品所构建,是国内首个以展览的方式对中国皮影木偶进行系统梳理和全面展示,2021年,本展览荣获第十八届(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对于这批珍贵藏品的研究,依然在继续。

1.jpg

作者:赵根楼,上海木偶剧团国家一级编剧,中国著名木偶艺术家,从事木偶皮影戏的编剧和导演工作50余年,1992年由他执导的科幻剧《哪吒神遇钛星人》获得第三届文华导演奖。

木偶戏,历史上也常称傀儡戏[1],是借助傀儡为表演媒介的戏剧艺术样式,此种艺术历史悠久、特征鲜明,在中外戏剧史上都曾留有足迹。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华夏大地幅员辽阔,勤劳而智慧的中华民族祖先在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了“偶形”的概念,这可以说是偶戏发生的原点[2]。

2.jpg

成都博物馆“偶戏大千”木偶展厅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汉唐时期就有了悬丝傀儡、盘铃傀儡等木偶戏形式,古代木偶戏种类最多的宋代,勾栏瓦肆常演的有杖头傀儡、悬丝傀儡、肉傀儡、药发傀儡、水傀儡五种形式木偶戏。在偶戏萌生和演进过程中,有的木偶戏种类渐渐消逝,曾经存在于唐代的盘铃傀儡已经销声匿迹,甚至后世不知道这种傀儡究竟是什么样式,如何操作;而水傀儡在我国大陆也已绝迹,只有邻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有少量演出;药发傀儡目前只有陕西蒲城、浙江泰顺有小范围的、零星演出;至于宋代肉傀儡,目前还有争论,“学界对肉傀儡的解释可以概括为五种:大人擎儿童歌舞;布袋戏;双簧;台阁;假面戏曲、说唱表演。”[3]。目前,常见的木偶戏有杖头木偶、提线木偶、布袋木偶和铁枝木偶等几种,其中杖头木偶在全国分布最为普遍。

3.jpg

杖头木偶生 民初 扬州泰兴

成都博物馆藏

一、汉唐木偶戏

各种样式的木偶戏都离不开操纵所用的“偶形”,因而,追溯木偶戏的源头,首先要探讨“偶”的出现,即历代木偶戏艺人操纵的“偶形”(傀儡)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最初的功用是什么。从历代典籍记载和众多研究成果来看,木偶戏(傀儡戏)最初起源于“俑”。

上古时期有殉葬的习俗,这种野蛮的习俗自原始社会就有,进入奴隶社会后很长一个时期,奴隶殉葬成为一个惯例。随着人的意识的觉醒,先民们逐渐认识到用活人殉葬是不道德的,开始用没有生命的物品,如用茅草扎成的人、马等殉葬,进而用木人、陶人等殉葬,这些茅草人、木人、陶人等就是所谓“俑”。“俑”、“偶”出现的时间最晚应该是商周时期

“俑”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礼记·檀弓下》中有“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 [4]。这里记载的俑是用来殉葬的,如果“刍灵”和“俑”是对应的殉葬品,因为用草扎成的人或者马是不能动的,那么“俑”也是不动的,它的功能就是殉葬。随着人类社会进化和娱乐等需求的增加,“俑”不但用来殉葬,被埋在地下,还被用于表演。关于能活动“偶形”的出现,大约在西汉时期,这时所谓“俑”可能也有简单的机关、关节,以在操纵时做出各种动作。 

唐朝杜佑《通典》中有:

“歌舞戏,有大面、拨头、踏摇娘、窟礧子等戏。……窟礧子,亦曰“魁礧子”,作偶人以戏,善歌舞。本丧乐也,汉末始用之于嘉会。”[5] 

贾谊《新书》卷四“匈奴·事势”篇中有:

“……舞者蹈者时作,少间,击鼓,舞其偶人”[6]

由此可见,可操纵表演的“偶形”在西汉时期已经出现,甚至在丧葬、嘉会等场合运用,这是木偶戏发展的最初阶段。

两汉以后,木偶戏随着百戏的演进也在发展变化,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木偶戏样式渐趋丰富,出现了水傀儡的雏形。

《三国志·杜夔传》中引傅玄序:

马先生天下之名巧也……其后人有上百戏者,能设而不能动也,帝以问:“先生可动否?”对曰:“可动”,帝王曰“其巧可益否?”对曰:“可益”。受诏作之,以大木雕构,使其形若轮,平地施之,潜以水发焉。设为女乐舞象,至令木人击鼓吹箫,作山岳,使木人跳丸掷剑,缘絙倒立,出入自在,百官行署,舂磨斗鸡,变巧多端。[7] 

这里叙述的是水傀儡早期的形象,最初的木人“能设而不能动”,只能是造型艺术的一种,马钧设计了机械装置,借助水的力量,让木人“击鼓吹箫”、“跳丸掷剑”,这大概就是水傀儡最初的形式,不过这种表演没有情节,类似于杂技表演,只是技巧的综合。

4.png

成都博物馆“偶戏大千”木偶展厅

唐代傀儡戏记载的文献散落于各种史籍中,既有《通典》、《旧唐书》这样的政书和史书,也有段成式、段安节父子所撰《酉阳杂俎》、《乐府杂录》这样的笔记小说。这些文献关于木偶戏的记载大多是点到为止,没有详细记录表演的形式。

《通典》中提到“窟礧子”、“偶人”等:

“歌舞戏,有大面、拨头、踏摇娘、窟礧子等戏。……窟礧子,亦曰“魁礧子”,作偶人以戏,善歌舞。本丧乐也,汉末始用之于嘉会。北齐后主高纬尤所好。高丽之国亦有之。今闾市盛行焉。”[8]

《旧唐书·崔慎由传》中也有关于“弄傀儡”的语句:

“乃擅回戈,沿江,自浙江西人淮南界……先令倡卒弄傀儡,以观人情……[9]”

《乐府杂录》对融歌舞于一体的傀儡也做过记述:“傀儡子戏,其引歌舞者有郭郎者,发正秃”。关于这条记录,任半塘在其《唐戏弄》中有详细的分析,他认为“段氏此文,述唐傀儡戏之方法,原于运机关而舞蹈之百戏,但已进入有歌、有舞、有优笑之戏剧” [10],说明唐代木偶戏已经比较成熟。当时,从宫廷到民间,提线木偶表演都很流行,在民间,寺庙神祠中经常有木偶戏演出,“道场流入歌场,变场演为戏场,宗教讲经之地承担了社会娱乐和戏剧表演场所的功能,以傀儡戏为代表的各种戏剧扮演活动不断扩大了领地,营造了唐代寺院戏剧演出的热闹场面”[11]。

5.jpg

提线木偶老须生 现代 福建泉州

成都博物馆藏

唐诗《咏木老人》[12]是一首流传很广的关于木偶戏的诗歌,关于此诗的作者,大部分典籍录为梁鍠。诗云:“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从整个诗句来看,这首诗描写的是观看提线木偶表演后的感慨:“刻木牵丝”是雕刻偶形并用线来牵引装置,显然是提线木偶的样式,“与真同”说明当时木偶制作技巧已经比较发达,偶形制作应该是形象逼真,而关节装置也应该是精良机巧。“须臾弄罢”说明表演的时间很可能不长,而表演的情节无法在诗作中看出来,或许其中也有了简单的故事情节。

(未完待续)

[1] 关于木偶戏的称谓有多种,常见的还有傀儡戏、扁担戏、木人戏、提线戏、八线戏、托吼戏、大台宫戏等。

[2] 参见丁言昭:《论原始文化与木偶艺术的发生——一种文化模式的思考》,《戏剧艺术》,1991年第4期。

[3] 刘琳琳:《肉傀儡辩》,《戏剧》,2006年第2期,第78页。

[4]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疏》,卷第九,清嘉庆二十年南昌府学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本。

[5] [唐]杜佑:《通典》,卷一百四十六·乐六,清武英殿刻本

[6] [汉]贾谊:《新书》,卷第四,四部丛刊景明正德十年吉藩本

[7] [晋]陈寿:《三国志》,卷二十九·魏书二十九,百纳本景宋绍熙刊本

[8] [唐]杜佑:《通典》,卷一百四十六·乐六,清武英殿刻本

[9] [五代]刘煦:《旧唐书·列传》,卷一百七十七列传第一百二十七,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10] 任半塘:《唐戏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1月第1版,421页

[11] 丁淑梅:《中国古代傀儡演剧与禁戏》,文化遗产》,2009年第2期

[12] 宋代李昉辑《文苑英华》卷二百十二录为《窟磊子人》,作者为梁锺;宋代计有功撰《唐诗纪事》卷二十九录《詠木老人》,作者为梁鍠;清代陈廷敬《御选唐诗》卷二十八“七言绝句”录为《傀儡吟》作者:唐明皇;清代曹寅编《全唐诗》卷二百三录为《咏木老人》,注释“一作《傀儡吟》,一作《咏窟磊子人》,《明皇杂录》云李辅国矫制迁明皇西宫,戚戚不乐,日一蔬食,尝咏此诗,或云明皇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