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新闻

2019-01-02

好雨时节-媒体变迁呈现时代巨变


1995年1月,全国第一家都市报在四川创刊,独树一帜面向市场,赢得读者的好评;1999年1月,全国第一家地方新闻网站在四川正式开通,开创了全国各地建立新闻网站的先河,展现了中国传媒业的一道新的景观;2007年5月,国内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出版企业诞生于四川,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至今,传媒川军创造了若干个第一,无论从媒体信息获取、传播渠道、技术手段及用户体验都产生了颠覆性的蜕变与涅槃般的重生。 


40年间传播介质大改变

改革开放之初,广播是大众最早最多接触到的媒介。70年代末80年代初,全国县级广播站已有2500多座,广播喇叭发展到1.2亿只,基本形成了以县广播站为中心、乡镇广播站为基础、连接千家万户的全国有线广播网。张永成是眉山市彭山区的一位乡镇广播员,在展览“好雨时节——见证改革开放四川四十年”中,他借展了1984年四川省机务线务员统考合影和自己的合格证书。张永成说:“当时每个乡镇分别有一位值机员、机线员负责本乡镇工作,村里的人都把我们的广播喊成早上的‘大公鸡’呢。”随着四川省广播事业的蓬勃发展,全省广播员职工的业务水平也不断提高。1987年4月8日,张永成参加了“全省机线员统考”,获得了合格证书。

 

到了八十年代,电视机成了家庭中的稀罕玩意儿。张永成介绍到,那个时候,谁家有个电视机,哪怕是个黑白的,也会有大批的邻居、朋友、街坊去这家看电视,“洋”惨了。90年代,报纸、电视、新兴的VCD等媒介开始快速占领市场,成为那个年代中国社会特有的一道风景线。进入新世纪,媒介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丰富化。中国的传媒行业也从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进入到了互联网时代。智能技术帮助人们冲破时空的束缚,在媒介营造的信息世界中得以延伸、连接。大数据、互联网技术、采编机器人并被诸多新闻媒体网站所布局应用,它所产生的效果,让世人“吐舌呆目”。

电视机、收音机成为一代人的“洋盘”玩意儿

 

40年间新闻人的坚守初心不变 

余继宾,88岁,在新闻媒体行业工作42年;余凡,62岁,在新闻媒体行业工作31年;余行,32岁,2006年毕业后,从事新闻媒体工作10年。有人说,新闻媒体工作者是对时代变迁最敏感的人。对三代从事媒体工作的余家人来说,尤为如此。

一个本,一支笔,让余继宾在解放后撑起了自己的小家,那时候的他就职于川北日报,实行供给制的工作包吃包住,还有一块钱的“零花”。出门在外,他是揭露事实、守卫真相的斗士,回到家,他是儿子余凡的榜样和英雄。

 

长大后,余凡跟着父亲的脚步同样成了一名记者。他至今仍记得自己参加工作时,工资是48块5,“比起同龄人来说还算是高的了。”余凡乐呵呵地说,他接过父亲肩上的重担,又为自己的儿子余行撑开一片天地。

2006年,余行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也许是家学渊源,他在毕业后同样选择了踏入媒体行业,成为余家的第三代记者。提到工资,他还有些不好意思:“一年有个十三、四万吧!”世事变迁,当年凭笔杆子“打天下”的记者纷纷有了新装备,但对余行来说,尽管有了摄像机,他最信任的仍然是那一笔、一纸,每一个字都是耕耘,每一份收获,都有迹可循。

 

改革开放四十年,余家的前两代记者已经陆续退休,书写真相的责任落到了余行的身上,直到现在,他仍然时常和家里的两位“老资格”交流自己在采访中遇到的人和事,把他们的经验教训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中。在展览“好雨时节”中,他们的故事也让更多的观众知晓。展厅中,常常有人驻足于余家三代新闻人的故事旁,这其中或许也有同样“传承”自己岗位的三代人吧。  

回顾40年,广播规模迅速扩大、节目产品丰富多彩、 传播手段更加先进、媒体经营从无到有、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传媒业正不断书写着另一章传奇。

展厅现场

 

明天,展览“好雨时节——见证改革开放四川四十年”将与观众说再见,还没来“找回忆”的你,快行动吧!25天的时间里,伟大变革中的四川成就在此呈现,时代变换中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在这里上演,川人对来日的信念于此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