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新闻

2017-07-27

什么?!石湾陶背后竟然还有24个神秘组织?

《石湾是个美陶湾》陶瓷展开展已经一个星期了,那些须眉毕现、神工意匠的陶艺展品着实博了不少人的眼球,瞬间吸粉无数,成为咱们石湾公仔的铁杆拥趸。

 

随着石湾陶业生产的兴盛发展,产品种类也不断丰富,行会组织随之而兴起。彼时正值唐宋时期,石湾窑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在日用陶器生产基础之上出现了艺术陶塑产品,至明清达到鼎盛,方圆几公里的石湾小镇有龙窑107座,陶瓷行业从业人数达6万多人。随着石湾陶业生产的兴盛,产品分类和行业分工越来越细密,从业人员也多了,人一多,没有秩序没有规矩就会乱,所以各个行业就组织起来形成了行会。

 

神秘组织大解密1

行会是个啥?

石湾陶业行会创始于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一般按照产品类别、工种技艺和地域不同来划分,是实行自我保护的组织形式。明代有大盆行、埕行、边钵行、横耳行、钵行、白釉行、黑釉行、扁博行八行,到清代发展为二十二行,至民国时期除了这些主要的传统行会,再加上辅助性的生产行会,如砌窑、煅烧、担泥、落货、木柴等行业,则多达三十多行。

 

神秘组织大解密2 

行会的江湖规矩

行会的出现提高了各行竞争力,促进了陶业繁荣,明清时期石湾陶瓷生产已经逐渐进入规范化的经营。行会中组织严密,各自定有行规,主要规定生产经营范围、产品规格、工银价格、帮工待遇、入行交银等内容。

石湾陶业行会“内而厘定行例,以杜内部之哄争;外以树立团体,以杜外界之滥入”,有助于维护同行业的利益、提高竞争力。同时,行会是一个互助团体,为行友提供帮助与救济,如行友失业时有补助金,死时有“寿板金”(赙金),保障了行友利益。陶业行会的出现与发展保证了石湾生产分工明确、经营规范,陶业得以更加兴盛发达。


 

神秘组织大解密3

行会大佬齐亮相

 

 

古玩行,堂名“同庆堂”。明代已有生产,清代正式成行。主要生产各类美术陶瓷,包括人物、动物、器皿、微塑等。人们将石湾美术陶瓷称为石湾公仔,所以古玩行又称为公仔行。

 

大盆行,堂名“陶艺堂”。创始于明代,主要产品是大小盆类,包括黑釉、黄釉以及砂盆、大黄埕等。由于行头较大,故又以地区分为“海口大盆”和“水巷大盆”。

 

埕(chéng)行,堂名“五社埕行”。明代正式成立,主要产品是酒埕、油埕、蒜头埕等大小埕类。

 

边钵行,堂名“保业堂”。明代正式成行,主要产品是大小饭煲。因饭煲口内有沿边,煲状似钵,故称为“边钵”。此行容许女工参与产品成型的辅助工作,但不能入行。

 

白釉行,堂名“浚明堂”。明代成行,产品包括各式枕头、筷子筒、水洗、笔筒等200多种。最初以产品内上白釉为标准,故称。后期产品兼上其他釉色,产品外多上绿釉。

石湾陶艺,是在五千年漫长的实践过程中积累而成的、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血脉文化,至今我们依然可以从它背后枝繁叶茂的陶业行会的发展过程中,捕捉到石湾民窑得以繁荣至今的秘诀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