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2018-12-31
那些年,我们这样过元旦
从红笺大门、年糕年酒,到迎新试笔、元旦长跑,再到消费盛宴、跨年演唱会,迎新年对于每代人来说,都是都珍藏心里最明亮的记忆。成博君整理了六零年代到九零年代在元旦各具特色的“好雨故事”,来看看有没有你的最强记忆!
年货(颜晓云摄)
六零记忆:新年用新物
想起对元旦的记忆,生于60年代的张小雅说,那个时候物质极度匮乏,记忆大多是苦涩的,但确实元旦、春节让当时的我尝到了一点淡淡的甜。
那时基本上家家生活都比较紧张。买衣服还得要布票。一年中能穿新衣的次数屈指可数,但过年却能一次得两件。攒了一年的布票变成红色、蓝色的灯芯绒或小碎花,妈妈们日夜踩着缝纫机“嗒嗒嗒嗒”,都只为了给孩子做一件新衣。
“我记得很清楚,到元旦家里要给我买一套或者做一套新衣服,到了春节还能有一件。这一年能搞到这两套衣服,那就是很不错的了。”小雅笑着说,要是平常时候得了一件新衣服,那是不准穿的,一直得放到元旦才能穿。
60年代服饰
除了有新衣服,大人们还会给孩子们做一两个玩具,家里条件稍微好点的干脆直接给孩子们买点。简单的“大刀”、面具、小风车以及有点粗糙的小娃娃,就足以让孩子们不亦乐乎。
七零记忆:“公家”的元旦节
元旦可以说是中国最早引进的一个“洋节”。1912年,国民政府实行公历以后,将过去农历元旦移植到公历1月1号。从那时开始,政府就开始积极引导民众过公历新年,还为此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比如著名的成都元旦越野长跑就是其中之一。
一年一度的元旦越野跑
曾在天府广场举行(李豫龙摄)
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解放以后。八十年代初,中国经济开始有了起色。一到元旦,各单位组织就会牵头举办热闹的联欢晚会、文体活动。新春茶话会也是其中之一。各地文联、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等都要在元旦举行新春茶话会。大家趁着这个一年一度的机会,聚在一起轻松地喝茶,交流,切磋,“那时候去书法家协会,大家都在挥毫写字,还会免费给人写春联。”
大一点的企业,还在元旦的时候会放电影,举行文艺表演,甚至还有篮球、乒乓球等体育比赛活动。
这样的气氛自然也传染到了学校。出生于70年代的Vivian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到了元旦班里就会举办联欢晚会,“这是一年里除了放假以外最高兴的时候”。元旦前一天放学以后,班长拿班费买了拉花,彩纸、气球回来,全班同学们就在一起,七手八脚的布置教室。那时大家钱少,都很珍惜这些装饰品,一片彩纸都舍不得浪费,能挂能粘的地方全都贴上。再把桌椅板凳排成一个圈,黑板上写上“新年快乐”。
小孩子最爱的零食
“到了元旦当天,大家都把家里零食带到班上,什么麦丽素、健力宝,平时都很少都机会像这样大吃大喝。男同学都兴奋的不得了。”而女孩子最开心的就是借着表演节目的机会,能穿漂亮的连衣裙,甚至还能涂个红嘴唇。
九零记忆:消费时代的盛宴
“以前过元旦时,爷爷会带我去买鸡腿面包。那个卖面包地方离家有十多分钟路程,一路上我都特别高兴”, 小颖对鸡腿面包的记忆非常深刻,“那种面包外面金黄的,顶端里面会有一坨火腿,一口下去特别油腻香甜。”八五后的小颖说。鸡腿面包从哪里传入成都已很难考证,但确实在九十年代风靡一时。在游乐园或是动物园,总有卖这种面包的小贩,吸引孩子们的味蕾。
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10余年,商店里的货品越来越丰富,百姓手里也有了钱,过元旦的方式也丰富起来。
逛公园,是九十年代家庭过元旦的标配。小颖记得到了元旦,公园里就有丰富的游园活动,“公园里那会可热闹了,转糖人,棉花糖,还会摆些五颜六色的花,爷爷奶奶会带我去玩儿,看着一些彩灯,拜拜菩萨许愿啥的。”
各色公园门票
到九十年代末,成都街头的大型百货公司越来越多,热闹的春熙路慢慢取代了公园,变成家庭过元旦的好去处。乘着办年货的势头,元旦也成为商家促销的最好时期。
劳模张秉贵在人民商场展示“一抓准”
时代发展,传统新年新物已不再是稀罕事。对于九五后的雨心来说,一场令人感官激荡的跨年演唱会才是元旦的真谛。
雨心上小学时,正是国内各大卫视开始兴起跨年晚会的时候。跨年晚会源自西方新年音乐会,传入亚洲以后,先在在日本和韩国落地生根,如日本每年年底的“红白歌合战”已经持续60多年,每年都会邀请最当红的歌星上台比拼歌技。
2008年,中国各大卫视不约而同地在12月31日推出跨年晚会以迎接新年。自此以后,众星璀璨的跨年电视晚会成了中国家庭的年末大餐。
斗转星移,又是一年元旦时,不论百姓迎新年的方式怎么变,都藏着中国人一份浓得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就淳厚的味。对于每个年代来说,那种简单而又纯粹的快乐,那些浓浓的年味儿,已深深定格在每个人的记忆中,在展览“好雨时节——见证改革开放四川四十年”中,我们依稀还能看到那年元旦的盛景,一切都仿佛发生在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