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新闻

2018-07-16

镇馆之宝|天府石犀的前世今生

最近成都的大雨天气让我们石犀喜提热搜,引发各界广泛关注,但仔细看了内容的朋友肯定知道,我们“萌牛牛”其实很委屈,明明从环境不稳定的土里搬到了恒温恒湿的新家是件好事情,但却被很多“热心市民”呼吁搬回去。背后真相到底是什么?石犀最好的住所在哪里?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进科学!

润泽天府

事实上,蜀地从古即有治水的传统。

秦人入蜀后,作为郡治的成都,人口猛增,手工业迅速发展,成都平原的水利系统与经济发展失去了平衡。公元前256年,李冰建都江堰。此后,都江堰渠首工程不断完善,以二江工程为核心的渠系不断发展,在成都平原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灌溉渠系。成都平原逐渐成为具有灌溉、行洪、航运等多重效益的经济区,奠定了成都平原西南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历史地位。

都江堰水利工程集灌溉、防洪、河运、供水等多种功能一体,其最基本的结构原则就在于它的整体性。渠首工程主要以宝瓶引水口、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泄洪道三大工程为主体,并辅以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渠系工程包括内江和外江,内江主要作为灌溉输水河道,外江主要作为排洪输沙河道。渠首工程和渠系工程的各个部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系统的整体,发挥出历时千年而不衰的综合型功用和效益。

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成后,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李冰治水,通过一个完整而科学的水利体系惠泽一方,集中体现并发展了蜀地传统的治水技术。

 

镇馆之宝

根据《华阳国志》的记载,传李冰治水时,曾造五头石犀厌水精。成都博物馆也有一头石犀。它长3.3米,宽2.1米,高1.7米,重约8.5吨,2012年出土于成都天府广场东北侧,形状似犀,整体雕刻风格粗犷古朴,作站立状,躯干丰满壮实,四肢粗短,下颌及前肢躯干雕刻卷云纹。体型巨大的犀牛是迄今发现的我国同时期最大的圆雕石刻具有极高的考古和艺术研究价值,具有极高的考古和艺术研究价值、石犀憨萌的外表莫名让人觉得可爱,市民们亲切地称它为“萌牛牛”。

 

天府石犀(成都博物馆)

石兽惊世

这只“萌牛牛”可是几经波折,才能重现人间的。实际上,石犀的发现和发掘与成都城市建设紧密相关。1973年,成都市政府于今天府广场北侧修建电信大楼,在挖地基时,掘得一石兽,当时的文史专家认为,电信大楼工地属于五代时期宣华苑的范围内,石兽可能是宣华苑瑞兽门前的石狮。但因石兽太重,当时的技术条件有限,未能移出,留于原处。

2010年,由于成都市政建设的需要,电信大楼拆除改建四川大剧院。2012年8月,为配合四川大剧院的修建,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对原天府广场电信大楼所在地开始了正式的考古发掘工作。

2012年12月16日,石兽露出真容,它形似犀牛,埋藏在距地表3米以下地层,为整块红砂岩雕刻而成,作站立状,侧身掩埋于坑内,头东尾西,造型完整,耳朵、眼睛、下颌及鼻部雕刻简练,风格粗犷。根据层位关系和坑内共存遗物的时代特征,专家初步判断石兽的埋藏时间约在蜀汉末至西晋,制作和使用年代当在秦汉时期,这是迄今发现的我国同时期最大的圆雕石刻。

科学保护

“萌牛牛”刚出土时,全身是“病”,令人揪心。表面被钢筋混凝土覆盖,其余部位有风化粉化、片状剥落、缺失等多种病害,情况之复杂,保护难度之大,实属罕见。

 

石犀“病症”示意图

文保专家专门为它量身定制了一套保护方案:

1、人工机械清理混凝土:机械清除表面覆盖的大部分混凝土后,改用人工砂磨面积较小、覆盖层较薄的部位。

2、搭建保护棚:防止太阳直射、酸雨、冰雪对文物的损害。

3、石兽“翻身”:启用了大型吊车,为重达8.5吨的石兽“翻身”。在装吊过程中,为保护文物不受损伤,文保人员用厚棉被对文物本体进行了包裹。“翻身”文保人员使用毛刷、竹刀等工具对石兽右侧表面进行了细致清理。

4、“面膜”脱盐:用湿纸浆或者湿宣纸,吸附在石兽表面,等石兽体内的盐分富集出来,凝固在面膜的表层。每天需要不停地更换纸张,大量的可溶盐分就会被迁移出来。脱盐成功后,针对文物的风化、粉化病害对其进行加固。后期还对固化后的石兽进行有依据的局部修补,力求呈现最真实的文物原貌。

 

石犀右侧清理前

 

石犀右侧清理后

 

石犀左侧清理前

 

石犀左侧清理后

2013年初,石犀保护有了初步成果,为了让广大市民能够提前一睹神兽风采,成都金沙太阳节期间,石犀在金沙遗址博物馆进行了为期20天的短期展览。2016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将暂存金沙遗址博物馆的石犀移交给位于天府广场的成都博物馆。经过文保人员的系统救治和科学保护,神兽终于重见天日,脱离了潮湿和病变,现在健康又神气地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与世人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