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讲座预告丨穿越千年音律,探索丝路乐舞里的...
04-18 / 2025
汉武帝时期,张骞凿空西域,丝路沿线各民族音乐文化奔涌交汇,来自西域的乐器、乐舞传至巴蜀,丰富了本地的音乐种类,在成都平原奏响文明交融的序曲。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民族融合的加剧,南北乐府在此激荡、并行,又相互影响、交相辉映,为唐五代音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及至唐代,文化开放包容,合胡部四方之乐,将由丝绸之路和海上交通传入的各国音乐文化融汇为恣肆汪洋、千壑万流的燕乐,为“诸乐之首”,开启了中国
文创丨有这样一件文创,在黑夜也不怕丢
粉绿釉色,清新淡雅,似春日初绽的嫩芽 清晰瓜棱,精巧别致,如自然雕琢的纹理
喜报丨成博讲解员在成都市第十届科普讲解大...
4月13日,以“热爱科学 崇尚科学”为主题的成都市第十届科普讲解大赛再度开赛。本届大赛吸引了涵盖文博、教育、科技、公安、气象等198家组织单位推选的421名选手报名,参赛人员年龄跨度从7岁到57岁,涵盖大中小学生、老师、警察、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公务员等十余个群体,是大赛启动十年来参赛范围最广、参赛选手最多的一届比赛。
环球自然日丨2025年“环球自然日”青少...
2025年“环球自然日”青少年自然科学挑战(四川赛区)暨成都博物馆“博物致知”青少年自然科普创新活动即将进入紧张的预赛阶段啦!截至目前,除天府新区分赛点之外,报名预赛的一共有305组选手,其中展览组28组(含3组英文组)、表演组9组(含1组英文组)、科学展演10组、科普绘画109组、故事播讲119组、科普演讲27组、科学实验展演3组。本周末,线下预赛将在三个分赛点同步开启!
看展丨博物馆探秘:古人如何避免跪坐腿麻?
04-11 / 2025
成都地区的漆器制作可以追溯3000多年前的古蜀时期,三星堆遗址中曾发现了漆皮的痕迹、金沙遗址也出土了漆器的碎片。古蜀晚期,成都漆器制造有了大发展,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陈列·古代篇”中展示的商业街船棺出土的簋、几、豆、禁等各类漆器,出自高等级墓地,是当时开明王朝时期蜀地漆器的代表。西汉时期,蜀郡、广汉郡已是全国漆器生产中心,以工官制作最为精良,各地产品风格独特、自成一体...
看展|降神合乐 钟鸣鼎食:青铜乐钟的历史...
“古者祠天地皆有乐,而神祇可得而礼”。——《史记·孝武本纪》作为最早制造和使用乐钟的国家,早在殷商时期就已出现了青铜钟的身影。及至周朝,成组的编钟兴起,并在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达到鼎盛。这种凝聚着古代声学智慧的青铜乐器,通常成组出现,按照音律次序精心编排,悬挂于特制的钟架之上,通过木槌击奏产生丰富悦耳的乐音,故称编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