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新闻

2025-10-31

TA说成博丨六家博物馆集体“穿越”!还是四川人会整活!

      10月22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全流程制作,四川省广播电视局选送、四川省文物局指导的文博微短剧《博物馆很忙》正式登陆荧屏。该剧集结了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四川宋瓷博物馆六大博物馆之力,以匠心巧思与跨界融合,为“微短剧+文博文旅”探索出一条兼具文化深度与市场活力的创新路径。

      本次,成博派出咱们的“迷你医生”——经穴漆人与导游郝茫一起,开启这场时空穿越之旅。看看这位 “西汉医学小网红”将带来怎样的故事呢?

——编者按

以前

很多人都觉得去博物馆上班是养老

朝九晚五清闲得很

可现在

五·一要加班

十·一要加班

春节假期要加班

暑假要加班

寒假要加班

连周六日也要加班

观众挤得水泄不通

博物馆也忙得不行

一天天

领导要你整活

观众要你整活

媒体也让你整活


这两天

四川几家博物馆又“悄咪咪”开始整活了

一部叫《博物馆很忙》

的微短剧持续上线

640 (4).gif

当然

短剧说的不仅是博物馆很忙

还有主人公和博物馆里的国宝文物很忙

忙着在各个博物馆里穿越

640.webp (4).png

火力全开

官方下场博物馆整活上了新高度


当然

这次并不是什么烂俗爽剧套路

而是四川广播电视台和博物馆的官方合作

这部微短剧是由

四川广播电视台全流程制作

四川省广播电视局选送

四川省文物局指导


集结了

四川博物院

成都博物馆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四川宋瓷博物馆

三星堆博物馆

六大博物馆

640 (3).gif

到今天上午

第三个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刚刚更新完

小编刚刚刷完

一个馆上下两集

一集七八分钟

每天摸鱼十五分钟就能看完了一个馆


目前已经更新6集

解锁了

四川博物院

成都博物馆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三家博物馆


短剧以主人公“郝茫”

和各个博物馆“镇馆之宝”之间

穿越为故事主线


还别说

看完还是有点上瘾

640 (2).gif

它用超火的“无限流”模式讲故事

沉浸式解锁文物的前世今生

四川博物院“石涧敲冰七弦琴”

讲述琴背后的

成都博物馆“西汉经穴漆人”

成都杜甫草堂“茅屋”


一句话来说,它懂年轻人

看完之后

观众的好评也很多

640.webp (3).png

640.webp (2).png


一句话精炼

小切口挖透历史宝藏故事

让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变得超有梗、超好懂!

640 (1).gif

先来几集过过瘾


一盘大棋

“微短剧+文博文旅”新路径

      实际上,《博物馆很忙》的诞生并非偶然,也不是拍脑门的创意,项目布局已久。自启动以来,创作团队并非闭门造车,而是深入六大博物馆,与文博专家紧密协作,将学术考据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确保剧情根植于真实的历史土壤。

      这不仅打破了文博机构与媒体制作之间的壁垒,更形成了一股挖掘、诠释与传播巴蜀文明的强大合力。

640.webp (1).png

      此外,在制作上,摒弃了传统的说教模式,大胆采用实景拍摄与AI技术深度融合的方式。

      最重要的是,这个看似简单的微短剧,实际上是四川卫视深化“文旅+微短剧”战略布局的核心成果。创作团队以匠心巧思与跨界融合,为“微短剧+文博文旅”探索出一条兼具文化深度与市场活力的创新路径。

      据了解,每天微短剧上线之后,还会在当天短剧所在的博物馆同步做一期线下直播。通过微短剧和线上直播,目的是让观众从线上走到线下,剧中四川的六家博物馆其实也是六大文化地标,每一处都是自带历史buff的“名场面制造机”!

640.webp.png

      短剧的上线只是开始,后续让短剧带动博物馆传播流量、带动地方文旅资源融合联动才是最终的目标。

      近年,为了更好促进传统媒体转型与市场潮流接轨,四川广播电视台成立了微短剧工作室,依托四川广播电视台的媒体资源与制作经验,积极响应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微短剧里看非遗”等创作计划。目的是将四川丰富的文化遗产(如非遗技艺、历史故事、自然风光)转化为剧集IP,实现文化资源与旅游消费的深度联动。


文博传播

持续形式更迭顺应时代需求


最近几年

央视综艺《国家宝藏》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

文物类电影也层出不穷

一波接一波的传播形式和时尚浪潮

也在助推文博行业传播发展


2018年

抖音“文物戏精大会”短视频上线

让文物跳舞的新颖形式

短短几天过亿传播

普通民众的“掌声”与

部分业内人士“骂声”交织

亲民与高雅的隔阂难以破解


而如今

AI技术的普及

文物跳舞短视频早已屡见不鲜

抖音已经成为

博物馆传播非常重要的阵地平台


从最开始的不能接受

到习以为常

传播形式的更新

不断为文博传播注入新能量

微短剧融合博物馆是必然

以前肯定也有

未来只会更多

《博物馆很忙》

开了一个好头

640.gif

近日

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发布

其中提到大力繁荣文化事业,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博物馆承载历史文明

无论是微短剧还是长纪录片

都是让文明发光发热的形式

要持续用好这些手段


      当然,要注意的是,如何把握文物故事的真实性与剧情的创新性之间的尺度,穿越到哪个地方,还需要编剧谨慎把握,同时,博物馆在微短剧中除了提供拍摄场地外,如何深度的参与到编剧中,以及博物馆抓住热播期,借助微短剧做延伸引流。

未来三天

还有三期博物馆上线

听说还有诸葛亮

三星堆青铜鸟

国宝文物大青瓷荷叶盖罐

不知道他们还能整出什么样的活

有点期待啦,哈哈哈!

来,短剧刷起来!



      转自:文博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