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2024-11-22
小小宣讲员|成博小小宣讲员考古游学记
文物是时间留给我们的印记,承载了历史的厚重;在时光的长河中,文物早已失去了原有的面貌,而文物修复则为我们串联起了过去与当下,让我们在如今的视野里得以窥探久远之前的辉煌。11月17日,成都博物馆的小小宣讲员们来到位于浣花溪畔的成都考古中心,开展了“小小考古人之文物修复体验活动”,亲身感受了文物修复的魅力。
展览参观
原来博物馆里的文物是这么来的
一柄刻有“成都”二字的青铜矛,开启了小小宣讲员们《考古·成都》展览的参观之旅。
明清时期规整的石板路、唐宋时期的砖铺路、商周时期的红烧土路,通过透明地板下的三条“历史真实之道”,孩子们走进了一个“考古立体大课堂”。
在讲解老师的介绍下,小小宣讲员们详细了解了包括调查、发掘、记录、资料梳理、修复研究等众多环节在内的考古工作流程,认识到博物馆里的各种文物都是经过严格、复杂的修复保护才完美呈现在观众眼前。
在参观过程中,小观众们惊叹地发现:洛阳铲原来有不同的类型;大地创造的地层之书原来有那么多学问;考古除了“挖泥巴”之外还有这么多需要与其他学科联动解决的问题……专业的发掘工具和流程、科学的研究方法,无不彰显考古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
课程学习
原来文物修复这么困难又这么严谨
展览参观结束后,孩子们来到考古中心的大厅,在这里,社教老师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文物修复课”。
课堂上,老师以彩绘陶俑修复为例,为大家介绍了文物修复的基础知识。一件文物的修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清理、拼对、粘接、清洗、彩绘、加固、补全、打磨、作色……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确控制,每一个修复方案都需要科学制定。
课程最后,老师为小小宣讲员们介绍了陶器修复的操作流程、重要原则和技术要点,为即将开始的“模拟文物修复体验”做好了铺垫。
修复体验
亲自感受将历史的碎片弥合于手中
活动最后,孩子们迎来了期待已久的“重头戏”——模拟陶器修复体验环节。
此时的小小宣讲员们化身成为一个个“文物修复小专家”,从观察陶器碎片的茬口开始,在老师的指导下耐心地一步步拼接、粘合…一件漂亮的小陶钵逐渐呈现在孩子们手中。
真实的动手体验让孩子们意识到文物修复并不是简单的拼图游戏,文物修复是通过恢复文物原貌、保护文物完整性和历史价值,来为人们提供珍贵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传承。
在完成满意的修复作品后,小小宣讲员们的本次活动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相信在活动中所学到的丰富知识,一定能助力孩子们今后在成博的讲解工作中,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也让他们对自己所参与的文博事业产生更加深刻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