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新闻

2023-11-03

周末儿童博物馆|自然生活系列活动第二场《我在成都绿道之侧——湿地生物多样性》回顾与第三场预告

2023年10月29日上午,在成博4楼社教区开展了自然生活系列课程的第二场《我在成都绿道之侧——湿地生物多样性》。在成都环城绿道之侧,镶嵌着大大小小的许多湿地,这是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区域。课程以 “什么是湿地”开场,让大家了解到了湿地是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

1.png

本堂课的主讲嘉宾,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科普教员刘菲老师,首先介绍了湿地植物的多样性。孩子们从观察浮萍入手,进而在老师的引导下了解了菱角、荷花与荷叶、睡莲、慈姑、水稻等湿地植物的和习性。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理解课程内容,老师在课堂中和孩子们玩起了互动游戏“植物猜猜猜”,孩子们分成红黄蓝三队,七个人一队,每队上来摸三个植物并说出其特征与感触。大家从寓教于乐的游戏中对植物的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认识湿地的植物

除了丰富的植物,湿地生物多样性还表现在鸟类中。绿头鸭、小䴙䴘(pì tī)、黑水鸡、白骨顶小白鹭、夜鹭…… “头发在风中凌乱”的凤头潜鸭让大家印象非常深刻。在“迁徙的鸟”游戏环节中,通过摇骰子的方式老师向孩子们阐释了12个鸟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如砍伐树木、滥捕鸟类,对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危害。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切身感受到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情。

4.png

认识湿地的动物

5.png

互动小游戏

6.png

家长也参与到了游戏环节

在成都这座公园城市,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湿地公园,如青龙湖、兴隆湖、白鹭湾等,在这里人们可以近距离观察到湿地。这堂课,让孩子们对身边的湿地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相信大家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自觉主动地加入到对身边环境的保护行列中,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持和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行动。


第三课预告

《我在成都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如何玩转大熊猫国家公园》

大熊猫国家公园是什么?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的是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遗产最精华、自然景观最独特、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它是大熊猫的栖息地和庇护所,是大熊猫和它的野生动植物朋友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请跟随巫渭欢老师一起来探索大熊猫国家公园的乐趣吧!


主讲老师:

巫渭欢 

(自然名:鱼尾葵)

个人简介:

厦门大学植物学硕士,资深自然教育活动领队,自然观察达人。擅长将科学探索和自然体验结合,通过博物学视角分享自然之美和自然之趣。


招募人数:25人/场


年龄:8-12岁


活动时间:

2023年11月5日(星期日)

上午10:00-12:00

下午14:00-16:00


活动地点:

成都博物馆4楼社教区


活动预约

关注成都博物馆公众号——点击活动讲座预约


温馨提示

请在每场活动开始前30分钟到活动地点4楼社教区签到。

本课程将进行线上同步直播,请点击下方链接或二维码观看

https://mgkhf.h5.xeknow.com/sl/1fHmgU

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