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新闻

2023-10-20

世界科幻大会 | 忽闻海上有仙山 山在虚无缥缈间

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盛大开幕,宛如太空焰火绽放在拥有浓郁科幻氛围和科幻土壤的成都上空。在这座有着23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里,流逝的光阴令许多历经沧桑流传至今的文物与遗迹,愈加显得神秘,甚至呈现出某种奇妙的未来感。

1.jpg

2023世界科幻大会吉祥物“幻熊科梦”

图据 成都商报

白居易在他著名的《长恨歌》里,为杨玉环的魂魄寻找了一处海外仙山,令其重生为海外仙子;

长铗的科幻小说《昆仑》重构了周穆王朝见西王母的传说,在一个充满神奇科技的上古世界里,人类看出即便是“神”,也要遵循自然规律、并非无所不能;

2004年,钱莉芳的历史科幻小说《天意》甫一面世便引发轰动,同时获得该年度科幻“银河奖”特别奖。故事以著名历史人物韩信为主角,将上古至秦汉之际的诸多历史事件,放入一个外星人教化、操控人类的巨大阴谋下。而这个“外星人”的原型,便是古神伏羲。

自上古以降,古老的神话与传说,仙人和仙山一直是人们寄托崇拜的具象化表达,也是今日各类科幻作品的重要素材和想象源头之一。

巴蜀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民间信仰与宗教习俗。两汉时期,本土文化与阴阳五行、儒教学说相互影响,形成了包括祥瑞和避邪、西王母信仰、伏羲女娲信仰等内容的神仙思想体系。成都博物馆馆藏的几件展品,正是当时巴蜀地区神仙思想的真实写照。

成博二楼常设展厅中有一件成都百花汉墓出土的陶质“仙山座”,形体高大,造型奇特,主要模拟峰峦、山洞、海浪和云朵等形态,其上还堆塑或贴塑着不少人物与神仙形象。

2.png

陶仙山座 东汉 成都博物馆藏

这件陶仙山座的仙山由主峰、侧峰两部分组成,山体回旋,云雾缭绕。仙山主峰、侧峰之间塑造洞穴五座,为众仙人居所。“仙山”上的堆塑人物不少能看出明显的神仙模样,最为突出的便是跪坐于山腰洞穴之外的长耳羽人。

陶仙山座 东汉 成都博物馆藏

长耳羽人形象早在西汉时期已经出现,如西安南玉丰村汉城遗址出土的西汉羽人小铜像,其身体清癯,双耳尖长,高出头顶,肩后有羽翼,腿生长毛,十分生动形象,与之类似者还有洛阳东郊出土的一件东汉羽人小铜像。

无独有偶,在中美洲古代文明中普遍信奉的一位神祇,便是著名的羽蛇神。在中美洲土著居民的传说中,羽蛇神主宰着晨星、发明了书籍、立法,而且给人类带来了玉米。羽蛇神还代表着死亡和重生,是祭司们的保护神。

5.jpg

奇琴伊察羽蛇神金字塔

6.jpg

台阶底部的大蛇头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世界各国神话中的神祇形象大多经历了从动物神变而为人兽同体,再到神人同形的演变过程。西王母形象的变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山海经·西次三经》)

成书于战国时期至汉代初期,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的《山海经》中对西王母的形象做了描述,其带有明显的动物特征——长着豹子的尾巴和老虎的利齿,蓬头狞厉,是个凶恶的神祇。而到了西周《穆天子传》中,西王母已演化成一位雍容华贵的天帝之女,还能与周穆王赋诗唱答。

在《淮南子》中,羿向她请求不死之药,说明她已从凶神变成吉神,在《汉武故事》《汉武帝内传》等小说中,西王母的形象又被进一步美化,成为古代传说中的一位重要角色。

7.png

西王母画像砖(拓片)东汉

成都博物馆藏

汉代人认为,西王母掌管长生不死之药,是仙境中最为尊崇的大神之一。人们在墓中描绘、崇奉西王母,就是为了让死者能够顺利抵达长生不死的神仙世界。

同样,伏羲、女娲承载着古人对昆仑仙境、我欲升仙的美好向往。伏羲、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古帝王和始祖神、生殖神,能再造生命,因而受到了渴望长生不死的汉人的特别尊崇。

8.png

伏羲女娲画像砖(拓片)东汉

 成都博物馆藏

画像砖左为伏羲,右为女娲,皆宽衣博带,人首蛇神。伏羲头戴冠,左手持规,右手擎日,日内有金乌;女娲头梳双鬟,左手持矩,右手擎月,月中有桂子蟾蜍。对传说中古帝王和始祖神的崇拜,体现了汉代人们渴求长生成仙的普遍心愿。

回味《长恨歌》的婉转凝练,以及《昆仑》中的西王母和《天意》中的伏羲,当我们睁大想象的眼睛,重新打量成都博物馆中的这些展品时,或许会有全然不同的神往之感涌上心头。

知名科幻作家宝树曾说:“科幻既是在新的时代、新的维度上去想象未来,也包括想象过去、甚至想象整个宇宙时空。在这个过程中,新的想象一定会和古老的源头重新相遇,并重新反思自己的根基。它肯定不止是对古老神话的现代重述,而是可能碰撞出以前我们未曾想到过的、全新的东西。”

与此同理,收纳了中华文明悠久记忆的博物馆,其实也是极富科幻感的一种所在。在世界科幻大会首次于中国举办的这个时空窗口里,让我们以全新的眼光打量过去,也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