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新闻

2023-08-18

看展丨国宝接力赛!神兽折觥隆重入驻,中山王圆壶将撤展

“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中

史墙盘于8月14日

离开成博回到了宝鸡周原博物院

另一件国家一级文物

神兽折觥现已入驻展厅

就在已经“回家”的史墙盘曾呆过的

豪华单间

国宝们正式换班

特展还将持续升温

神兽降临:折觥

西周时期的国宝级文物折觥,出土于我国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公社庄白村南的青铜器窖藏,该窖藏出土青铜器103件,一件件瑰丽多姿的无价之宝,堪称“美貌与智慧并存”,造型精美绝伦、学术价值一流。

折觥 西周 宝鸡周原博物院藏

折觥是目前出土的铭文最多的觥,器盖同铭,分别为四行、六行,各四十字,为西周历史、青铜器断代以及古文字的研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料。

一宝百兽 灵动精巧

羊首、龙背、饕餮尾?

“萌萌哒”的神兽折觥才入驻展厅,立即引来观众们前来数“品种”!

你能想象吗?这只“神奇动物”竟包含夔龙、大象、小蛇、飞燕、鸣蝉、鸱鸟、神龟等数个动物的装饰元素,觥体卧羊盘龙,两角龙息吐纳,齿似蜗牛,盖脊两侧各饰游龙,颈下饕餮;觥后鋬上鸷鸟欲飞,象牙下垂,曲蛇蝉鸣;纹饰通体分为3层,以兽面纹、夔纹为主纹,云雷纹为底纹,其间配以象、蛇、鸮等动物,形态生动逼真,宛如一道百兽集结令,呈现出奇妙瑰丽的祥瑞画卷。

天马行空的想象、华美的造型、精湛的技艺,折觥是巧夺天工的艺术瑰宝,更是一件“内外兼修”的国之重器。

4.png

如今,它已来到成博“汉字中国”特展厅,等你前去感受属于那个时代“觥筹交错”的吉金记忆。

若说折觥的故事才刚刚开始,那么下面要隆重介绍的它,则只剩两天的展出时间了。

正式下班:中山王圆壶

被列为“中山三器”之一的中山王圆壶

将于8月21日

提前离开成博“汉字中国”展厅

(展览仍旧持续)

“千乘之国”的最后一舞

等你见证

即将取代它位置的是

一位暂不愿透露姓名的本土选手

它,来自何方?

中山国的传奇故事,你听过多少?

5.png

是《左传》?

“水潦方降,疾疟方起,中山不服。”这是“倔强”中山国首次见于历史的记载。

是《东郭先生和狼》?

传说,晋国大夫赵简子去中山国打猎,好心救狼却被“以怨报德”。

是《红楼梦》?

贾迎春的判词中说“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叹迎春遇人不淑的悲惨命运。

亦或是郭沫若的倾心?

他说,中山是个艺术的民族,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那深沉悲壮的歌声,它那婉约清丽的琴声,它那婀娜多姿的舞步,我们无缘倾听和欣赏了,只有属于两千年前那些精美绝伦的遗物还留在我们的视线中,不时提醒我们:脚下这块土地上,曾经有一个叫白狄的民族,建立了一个盛极一时的国家。

中山国,春秋始立,战国中期迁都灵寿(今平山县三汲乡一带),达到极盛,成为七雄之外最为强盛的“千乘之国”,有人称其为“战国第八雄”。它三次崛起,三次灭国,在大国的夹缝中隐为辖枢,顽强生存,成为各国权衡本国生存的一个杠杆,八方游说之士接踵而至,中山国也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得以存在近百余年。

关于中山国的正史记载十分零散,其身世显得扑朔迷离,因而也被称为"神秘王国"。

战国铭文 大美在兹

1977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战国中山王墓葬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铜器、陶器、玉器等中山国文物。其中,中山王方壶、中山王鼎以及中山王圆壶合称“中山三器”,这三件青铜器不仅铸制精美,且都刻有长篇铭文。三器上的铭文均有明确的中山纪年,内容丰富、文采斐然、书法精湛,是战国时期青铜铭文的典范。

本次“汉字中国”特展中的中山王圆壶,短颈鼓腹,两侧有二铺首,圈足,有盖,盖饰三钮,腹与圈足皆有铭文,腹部铭文59行、182字,除歌颂先王的贤明外,还大加赞扬相邦马赒的内外功劳。

6.png

7.png

中山王圆壶

战国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壶上铭文绮丽多姿,典雅飘逸,自带强烈的韵律感,字体的S线、涡旋线圆转流媚,屈曲飘摆,章法随势附形,极具特色,结字符合“黄金分割律”“站七坐五蹲三半”的规律美,整体给人以静穆、颀长、刚劲、典雅之感。

 7.png

8.png

中山王圆壶铭文及拓片

中山王圆壶,不论是其器身造型还是铭文书法,都是青铜铸造史上当仁不让的顶级佳作。尤其刻于壶身的高难度的字体,至今仍学者众而成者寡,成为我们体味中国青铜时代审美与创造的艺术瑰宝。

最后两天时间,它将启程离蓉,热爱美器、美文的你可千万别再错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