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2022-09-09
抗震丨N重高科技防震,成博这样做
9月5日发生在甘孜州泸定县的6.8级地震牵动人心,在关心赈灾情况之外,也有不少观众朋友们担心成博君家里的珍贵文物和展品近况,我馆第一时间进行了安全排查工作,无文物受损发生。自2016年开馆以来,我馆经受住了多次6.0级以上地震的考验,文物、设施设备、建筑本体均安然无恙。在文物安全的背后,是博物馆人对于文物防震预防性保护研究科研成果的集中体现。
今天,就让成博君带着大家一起看看博物馆的抗震日志。
四川属于地震高发区域,《四川通志·祥异》中就曾记载古代的多次地震。2008年的5·12 汶川大地震爆发于四川省龙门山系的汶川映秀—北川—青川约 300 公里的地质断裂带上,是四川省有历史记载以来震级最大的地震,也是距成都最近的一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这次地震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而且也让许多珍贵文化遗产遭受到严重损毁,是威胁文物安全的最大自然灾害之一。
基于特殊的地理情况,成博自2008年规划建设之初便提出“建筑安全与文物安全”双重防震安全建设目标。地震动能量经历馆舍、库房、展陈展柜,传递到文物,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震害,都会危及文物安全,因此我们联同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从“地震波+馆舍+储藏柜+展陈(展柜)+文物”全系统防护的角度进行解决,通过近15年的研究与实践,完成博物馆建筑防震的设计施工、文物防震设计研究、防震方案论证编制和国家文物局防震预防性项目的实施,现已形成了“地震波+馆舍+储藏柜+展陈(展柜)+文物+监测”全系统防震安全个性化设计与配置,这套蕴含N重高科技的防震体系可是厉害的很呢!
馆舍防震:提高建筑抗震性能
地震?先过我这关!
你知道吗?成博馆舍下方放置有361个“隔震橡胶支座”,这种基础隔震技术,在基础结构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层,从源头上减小地震能量输入,大幅减小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响应,显著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确保结构安全。是当前一种经过了强地震考验的能有效减轻地震灾害的新型结构体系。
馆舍防震-隔震橡胶支座
储藏柜防震:
牢固可靠,我是库房文物的守卫!
成博使用的是根据库房文物及储藏柜重量设计专用防震装置动力参数,基于“地震波+馆舍+储藏柜+文物”一体化防震设计,成博的储藏柜设计根据库房文物及储藏柜重量设计专用防震装置动力参数,加之基于力学优化的“金属型材+玻璃储藏柜”集成设计的库房文物专用防震储藏柜设备,它能保护重要文件资料在地震波的冲击中安然无恙。
储藏柜防震-库房防震储藏柜
展陈展柜防震:
文物别怕,有我在,没问题!
成博展柜采用的是国际领先的全系统防震理论体系下的设计,进行了大量结构动力学仿真分析,综合考虑当地地震震动特性、馆舍结构、文物特征等因素,有针对性的为展柜量身定制防震装置。
展柜底部采用的隔震底座通过延长展柜系统的自振周期,降低地震作用,有效防止文物滑移与倾覆,充分满足文物防震安全性能指标要求。目前,展厅内已实现了“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陈列·古代篇”展厅独立柜防震设备全覆盖,以及沿墙柜、台柜的示范应用。
看似普通的展柜隐藏着防震高科技,为文物的安全保驾护航!
展厅(独立展柜)防震
展厅(台柜)防震
展厅(沿墙柜)防震
地铁隔振:
馆内防震完善,馆外也要保障安全!
地铁隔振是对“地铁列车—轨道结构—隧道—周围土体—基础—建筑物结构”这一复杂的动力学体系进行详细的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后,提出的针对成都博物馆的有效的减隔振措施,确保由地铁交通引起的振动不影响馆内展品安全及人员舒适。
地铁振动控制三阶段
文物本体防震:
除了大家的保护,我也会保护自己哦!
我们根据行业相关规范,采用粘、捆、卡支等方法,尽可能使浮置文物固定于基础面上,或增加接触面,以“硬抗”的方式来抵御地震的作用力,不使其产生滑动、摇晃或颠覆。
文物本体防震
防震监测系统:
我是成博防震系统的大脑!
该系统是评估地震与地铁振动对建筑本体与文物本体的影响、评估隔震装置的减震能力、记录地震状态下文物本体的运动情况以及记录断电断网状态下的余震信号。
以上的N重高科技防震措施和完善的防震系统都全面提升了成都博物馆文物防震能力,对预防地震对文物造成破坏具有重要作用,其有效防震抗震效果在开馆后的历次地震中都得到了印证。
灾难无法预料,救援仍在继续,双向奔赴、一呼百应,太多人都在通过自己的力量,努力不让任何一个角落成为救援“孤岛”。成都博物馆也与大家一起,为灾区人民祈福,愿大家齐渡难关,克服一切险阻,共迎太平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