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2022-06-30
萌新笔记:这些常识,不会只有我一个人不知道吧?
谁都别拉我!我要开始分享“好奇宝宝”欢乐多的日常了:)
作为刚来成博实习的小萌新,每天都有十万个为什么要问!或许这些对于博物馆工作人员和爱好者来说算常识的事儿,对于初入文博行业的萌新而言,就是不知道呀!
现在,萌新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工作中的记录笔记,一起来看看这些“不讲不懂,一讲就懂”的小常识。
展品都是真的吗?
在展厅里,经常会听到观众疑惑的低语:“是不是真的哦?”也有人空口鉴定:“真的那么珍贵,咋可能拿给你看嘛,肯定是照到做了一个!”
其实,博物馆展品说明牌的撰写有严格的规范,如果不是文物原件,一定会在说明牌上明确标识,如“复制品”或“仿制品”。
连杆型一勾多综提花木织机(复制品)及说明牌 西汉
而且,“复制品”和“仿制品”也不是随便能做的。“复制品”是完全按照文物原件,一比一原状复制;“仿制品”则可能在材质、比例上根据情况变化。以成博二层常设展厅展出的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织机模型为例,就有一架“连杆型一勾多综提花木织机模型”注明了是“复制品”,但它不仅跟原件一模一样,甚至所用的材质也是同一墓葬出土的木料。而旁边有一架高大的织机“仿制品”,则是按模型放大复原的,让观众能直观了解到汉代织机的高大、精密。
连杆型一勾多综提花织机(仿制品)
藏品复制、仿制本身也是藏品保护、研究的必要手段之一,可不要将它与“造假”混为一谈了哦!
展厅为什么这么暗?
一次,萌新在进入展厅时,看见一个小朋友站在外面不肯进去,他说:“里面太黑,我怕!”为什么展厅这么暗呢?难不成是博物馆太大,需要省电?
——当然不是!
首先,小朋友怕黑,展品却怕亮。博物馆的许多展品,尤其是“弱小可怜无助”的丝绸、书画、木质文物等,如果长时间受到光线照射的话,是很容易被损害的。这也是展厅中禁止使用闪光灯的原因。
其次,展厅的灯光是精心设计过的。暗色的环境营造安静的观展氛围,灯光的明暗又突出了文物本身,并且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注意到文物的细节、铭文、图案等不易察觉之处。
文物怎么取名字?
大家看展的时候,有没有和萌新一样,觉得一些文物的名字很奇怪?有些特别长,有些却很短,有些威风凛凛,有些又萌萌哒。这些文物的名字到底是谁取的?怎么取的呢?
文物定名是有规范的,总原则就是“科学、准确、规范”,做到“观其名而知其貌”。一般来说,文物名有三个部分:年代或作者、特征、器型。比如成博的“邢窑官字款白瓷瓶”,“邢窑”是生产所在,“官字款”是其特征,因其底部刻有“官”字,意味着它可能是窑厂供宫廷用或官宦人家所用的产品,“白瓷瓶”则是文物的颜色和器型。这么一看,是不是清晰明了?
邢窑“官”字款白瓷瓶 唐
另外,不少文物本身有铭文,命名时就要优先采用人家自己的名字啦!比如成博这尊“张元造释迦多宝像”,便是因为其背后刻有铭文,详细记录了这尊造像是“大同十一年十月八日”由“佛弟子张元”为“亡父母”所造“释迦多宝石像”,于是便以此直接命名了。
张元造释迦多宝像 南梁
实际上,更多的文物并没有那么明确的信息,比如这尊巨大的佛头,它出土于成都宽巷子,其余信息皆无,于是只好言简意赅地称它为“佛头”啦!期待未来能获得更多线索,为它解开身上的谜团,取一个专属的好名字。
佛头 南朝
画像石?画像砖?是一体两名吗?
成博二楼展厅里,有一批精美的画像石。不过看着看着……诶,怎么有些是“画像石”,有些是“画像砖”?他们难道是一体两名吗?
真不是!
画像石是地下墓室、祠堂等建筑上的建筑构石,其上的图像主要雕刻而成;画像砖则是特有的陶土烧制而成的,一般采用拍印和模印方法形成图案和纹样。
庄园生活画像石(左) 庄园生产画像石(右) 东汉
画像石、画像砖是两汉艺术的瑰宝,它们形制多样、图案精彩、主题丰富,如同一部生动形象的大百科全书,再现了千年以前的政治、军事、生产、生活、文化艺术的不同侧面。
车辆出行画像砖 东汉
青铜是青色的吗?
青铜器是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数千年前广泛运用于古人的生活中。但是,萌新曾经有个疑问:作为礼器,青铜这么惨绿绿的,是不是不够威风呀?
后来,萌新才惭愧地了解到,原来青铜器又称“吉金”,最开始其实是金色的!汉以前的文献中所说的“金”,往往指的就是青铜!而由于青铜易于氧化,在受潮或埋入土中很多年后,表面就会被绿色的锈迹覆盖,所以被后人发现时,才有了“青铜”的说法。
兽头双耳铜罍 西周
铜壶 战国
作为成博的萌新小白,我的成博之旅才刚刚启航,同时也期待有更多朋友们来成博观展,一起探索博物馆的无穷奥秘,体会博物馆的无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