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2022-02-20
看展 | 新展品来了!秦岭以南,淮河以北;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成博于春节前开幕的特展“云想衣裳——丝绸之路服饰文化特展”在新春期间大受好评,不少朋友更为展览中的凤鸟花卉纹锦袍、龙形金项饰、镶宝石金冠饰等展品流连忘返。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本次展览还留有一个遗憾——原本计划参展一批来自陕西、河南的文物,因今年一月突发疫情,这批文物不得不暂缓出省,未能准时亮相。
如今,凛冬散尽,终有阳春。随着疫情的消散,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和洛阳博物馆精品文物来蓉的好消息也接踵而至。本周,成都博物馆策展人员奔赴陕西、河南,完成了共计18件文物的点交工作,大家期待已久的文物即将于下周二(2月22日)汇聚蓉城、集体上新!
借展路上
看点“剧透”:
留存千年的“时尚潮流”
都说等的越久,相见时就越幸福。那么这批迟来的文物又有什么看点?成博君先来做一个小剧透~
塑衣式彩绘女俑 汉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其中来自陕西省西安市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的塑衣式彩绘女俑即将亮相。汉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皇后的合葬陵园,刘启即是与其父汉文帝刘恒共同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早期治国安邦黄金时代“文景之治”的帝王,其时经济繁荣,军力强盛,物质丰裕。这件出土于陪葬墓园的女俑,面目丰润,神态端庄,身材修长,纤细柔媚,正是汉代侍女的真实写照。
时过千年,陶俑的颜色依旧鲜艳,它通体施彩,以白彩为主,用黑彩勾画眼眉和头发。里外共穿三层立领右衽衣袍,最外层为乳白色深衣长袍,衣襟处皆绘有红色、棕色、蓝色锦缘。腰间系朱红色腰带,裙摆下垂,下摆呈喇叭状。古人云:"衣服容貌者,所以悦目也"。从陶俑的形象可见,服装色彩鲜艳,款式突出形体之美,充分体现了汉代人的审美时尚。
铠甲俑 汉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如果女俑展现出的是文景之治时安宁祥和的社会氛围,那这件同样出土于汉阳陵墓的铠甲俑则展露出刚强自信的时代风貌。它通体施有橙红色彩绘,头发、眉毛、瞳仁均呈黑色。据考古迹象表明,铠甲武士俑原本安装有可以活动的木质手臂,身穿丝质或麻质的战袍,战袍之外再穿皮质或革质铠甲,由于年代久远,致使衣物腐朽、木臂成灰,但依然能从其颈下至双膝附着的泥土表面看到清晰的甲片痕迹。
古代的洛阳,如繁花一般绮丽。即将上展的四件来自洛阳博物馆的龙首玉带钩、金耳饰、金链子、三彩粉盒、等古代饰品,造型精细,美观完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探索古人生活美学的窗口。
玉带钩 汉
洛阳博物馆
金链子 西晋 洛阳博物馆
三彩粉盒 唐 洛阳博物馆
其中的金耳饰尤为出彩,呈蝴蝶采花状,顶端部分作一蝴蝶展翅状,头部采用五颗金珠焊接而成,身体、翅膀均通过“累丝工艺”制作而成,让蝴蝶显得惟妙惟肖又玲珑剔透。下部似一朵盛开的鲜花,其中花朵中心部分由多颗金珠组成花蕊形状,周边饰以六个花瓣,底部通过两个叶片,点缀整个花朵造型。这件饰品精致华美,哪怕放在现代的首饰店里,想必也会备受追捧。
金耳饰 宋
洛阳博物馆
沉浸式空间:
科技展项带来的别样体验
在展厅中,有一处特别的房间。有别于静默伫立的文物,精美绚丽的沉浸式影像流转缱绻,令人目不暇接。多台投影仪映射下,顶天立地的画面光影交织,映照于前方曲面壁之上,再现了敦煌精美故事画、彩塑人物服饰形象,新疆楼兰遗址出土的兽头纹锦以及来自尼雅遗址的各色纹绣……这里既承上启下了前后展厅,也是一次精心打造的观展体验,以超绝的视觉效果让观众沉浸于历史长河的流变,亲身感受泱泱华夏服饰文化的瑰丽与奇幻。
科技的进步为文物展示赋于了新的能量。在后疫情时代,展览也将越来越多地依靠科技手段打破物理局限,实现更丰富、更多元的观展。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疫情之下,三地文博人携手共进,同心同袍,以最大力度保护文物的同时,也将它们的风华与璀璨展现在世人眼前。
有了西安、洛阳两地新展品的到来,这场服饰展必定更加丰富。欢迎大家来成博二刷“云想衣裳”,再看古人的潮流与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