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新闻

2022-01-25

说文解字丨甲骨文中的“动物字”那么可爱,古人是怎么造出来的呢?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从人们用于记事的符号、图画演变发展而成,至少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最早的汉字是商代的甲骨文,大部分是象形字或会意字,形声字只占20%左右。甲骨文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汉字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形成了我们现在学习的汉字。

在我们对汉字的溯源之旅中,意外地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地方:从人们对几种家畜的辨识与理解中,也能直观看到汉字的演变,并从中窥探到古人思想的变化。

牛、羊、鹿,这三大类物种尤为明显。在成都博物馆“人与自然:贝林捐赠展”里,这几个物种占据了绝对的数量优势,很多来参观的小伙伴儿们总是搞不清这些动物的区别和分类的归属问题,经常叫错名字,张冠李戴,其实鹿是单独的分科,而牛和羊的关系更近一些,同属牛科,区别在于牛是牛亚科,羊是羊亚科,它们很早就被人类驯化,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羊”,象形字,甲骨文像两角弯曲,两鼻孔在鼻尖上形成“V”型,其本意为两角弯曲、性情温顺的食草动物。在甲骨文当中“羊”字有两种写法,一种羊角较为弯曲,一种羊角呈直角,广泛认可的说法是弯曲的角是盘羊(绵羊),直角的是山羊。说文解字中说道:“羊,祥也。象头角足尾之形。”

1.jpg2.jpg

左图为努比亚山羊,角型较直,向下弯曲

3.jpg4.jpg

左图为欧洲盘羊,角型弯曲

与甲骨文中“羊”字不同,甲骨文中“牛”为象形字,动物头部的线描,突出了鼻孔在鼻尖上形成"V"字形状,以及向两侧弧形向上伸出的一对尖角。甲骨文中“牛”字,角的形状变成了向两侧弧形向上伸出的一对尖角。同时,甲骨文中淡化了“鼻部”三角形的形象,金文较甲骨文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简化,逐渐形成现在的文字形象。《说文解字》中对牛的定义是:“牛,大牲也。”大繁为简,牛的形象呼之欲出。

5.jpg

甲骨文

6.jpg

金文

7.jpg

甲骨文“牛”字的写法

“牛”“羊”二字很明显都是选取头部正面的形象进行特写,突出了其重要特征。这种 “局部正面正视”的取象方法在甲骨文中是比较少见的,已经超越了一般象形文字那样直接明了的表意方式,表示古人们已经具有更加复杂的思维方式,也说明了牛和羊在古时候对于我们祖先的意义重大。

8.jpg

家牦牛,角向上弯曲

在“人与自然:贝林捐赠展”中还有很多与牛羊同科的动物,其足迹遍布世界各地,离我们最近的就有生活在青藏高原的羚牛、岩羊等动物,欢迎大家来到成都博物馆“人与自然:贝林捐赠展”中寻找其他牛科动物的踪迹。在这牛年的尾巴,可以来参加展厅里的“成博探秘”小游戏,来了解一下牛科动物的秘密吧!

鹿

相较于“牛”、“羊”,“鹿”字的造字法就代表着绝大多数动物象形字的造字方法——“整体侧面正视”取象方法,取动物的一个侧面,描绘动物的全貌,着重表现动物的代表性特征。在多个版本的甲骨文中,“鹿”字都着重凸显了大大的角,优雅的身躯,纤细的腿这样的特征。

9.jpg

鹿科的物种,通常雄性头上会长着非常夸张的角,但也有例外,比如麂亚科的鹿类。在甲骨文当中,大家可以明显看出这个角是分叉的,但是不同的物种分叉的情况又不太一样。在成都博物馆“人与自然:贝林捐赠展”中,你能看到梅花鹿、麋鹿、斑鹿、马鹿、驯鹿、驼鹿等不同鹿科动物的角有较大的区别。

10.jpg

梅花鹿长了四叉的角

11.jpg

马鹿长了六叉的角

12.jpg

驼鹿的角就像一个铲子一样,

同样有多个分叉

麋鹿的角更有意思,通常雄性麋鹿从10~13个月开始长角,1岁长出的角为独枝,又称为笔杆式;此后每增长1岁,就增加1枝分杈;至5~6岁主杆分杈定型。7岁后,在第一分杈远端1/3处的外缘,每增1岁就长一枝小杈,最多可长4枝小杈。

13.jpg

来看看“人与自然”展的麋鹿吧,

猜猜看它几岁啦?

相信大家已经对动物字的构成方法都有了更深的认识,欢迎大家来到成都博物馆“人与自然:贝林捐赠展”展厅当中继续寻找其他动物,通过自己观察来理解古人在创造文字时的思维方式,跨越时空和我们的祖先沟通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