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新闻

2021-11-14

看展丨在古代,如果牙痛怎么办?

现在的我们如果牙痛,会赶紧去医院找牙科医生,吃药、治疗,古代的人们牙痛的时候会怎么做呢?

1.jpg

甲骨文中象形文字“微信图片_20211115100135.jpg”即是后来的“龋”,这个象形文字就如同一只手捉住了一只虫,表明古人认为牙痛源于有虫在啃噬牙齿,是对牙痛最初的认识。

2.jpg

龋的甲骨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诗人们总是寥寥几笔就记下了牙痛之苦,韩愈牙齿豁落甚多,仅剩的牙齿摇摇欲坠,看着友人刘师服大快朵颐,自己只能哀叹“羡君齿牙牢且洁”,堪称牙痛之最黯然神伤者;大诗人白居易,因为牙痛躺了三天“头痛牙疼三日卧”,痛到“妻看煎药婢来扶”的程度;杜甫和好友吐槽:“当期塞雨干,宿昔齿疾瘳”,因为牙痛没心情看房;李昿牙痛难忍还得掐点赶诗稿,自嘲:“齿疾未平灸疮正作,新诗又至奇韵难当暗忍呻吟”......无论身份地位,牙痛均一视同仁!

所以“牙痛不是病,痛起来很要命”真是古今一样,面对这要命的病痛,古代的医者也绞尽脑汁思考各种治疗方法。汉代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中曾记载了补牙方法:以雄黄、葶苈,上二味,末之取腊日猪脂溶,以槐枝绵裹头四五枚,点药烙之。而到了唐代,唐太医署则设立耳目口齿科,北宋及其以后分设眼、口齿、咽喉三个独立科目,此时,就开始采用汞合金来填补牙齿了。到了明朝,薛己所撰写的《口齿类要》1卷,是中国最早,也是古代惟一的口齿科专著。该书始论各种口疮,再述齿痛,最后记载舌及喉部疾病。其中还提到了“齿者肾之标,口者肾之窍。诸经多有会于口者,齿牙是也”(牙齿与肾脏息息相关,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相会的地方),将牙齿与身体其他部位联系起来看待。

3.jpg

张仲景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时,古人也认识到了牙齿保健的重要性,防患于未然比治疗要更简单。在牙刷发明之前,人们或用手指揩齿,或嚼柳枝擦牙。柳枝外皮被嚼破之后,其中的纤维就像束好的小刷子,可以将口中的食物残渣带走,再配以牙粉,有治齿、洁牙双重功效。时髦的古人还会在早起、饭后使用苦参汤、浓茶、酒、盐水等不同“口味”的漱口水,若是觉得清洗不够彻底,还可以用齿木当牙签剔牙缝。大诗人兼大吃货苏东坡不仅每天叩齿三十六下,还用松脂、茯苓调配漱口药粉以养护口腔健康。

4.jpg

骨牙刷 唐

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藏

1985年,成都指挥街出土了一把骨刷,骨柄细长,前端扁平,宽度在1厘米左右,钻制了两排12个小孔,其大小长短度与现代的牙刷很接近,有研究者认为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牙刷。与骨牙刷一起的展出的,还有多件明代的金耳挖与金牙剃,这些贵重的小物件,称得上是古人日常保健、自身保洁的便携工具。

5.jpg

金牙剔 明

上海博物馆藏

6.jpg

银牙剔与耳挖(左) 明 

徐州博物馆藏

身在美食之都,成博君深知拥有一口整齐、健康的牙齿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祝所有观众朋友永葆口腔健康,远离牙痛困扰,一起做个快乐的吃货吧!

参考文献

[1]伍秋鹏.唐代植毛牙刷考[J].中医药文化,2014,9(05):39-41.

[2]李刚.我国古代牙刷的发明和发展[J].口腔护理用品工业,2010,20(03):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