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新闻

2021-09-21

知·识丨傀儡多机巧 偶戏越千年 ——管窥中国古代木偶艺术(下)

1.jpg

作者:赵根楼,上海木偶剧团国家一级编剧,中国著名木偶艺术家,从事木偶皮影戏的编剧和导演工作50余年,1992年由他执导的科幻剧《哪吒神遇钛星人》获得第三届文华导演奖。

三、明清木偶戏

元、明以后,虽然杂剧和传奇搬演占据了戏剧演出的主体,但作为小戏的木偶戏,也有一定的继承和发展,特别是一些文人走向民间,与木偶艺人一起组织木偶戏演出。木偶戏在乡村的祭祀、春社等节庆日受到人们的喜爱,这些演出延续了木偶戏的发展,同时一些大户富豪的加入,也使木偶演出更加精细。明代傀儡戏虽然不如宋代那样占主流地位,但其在艺术上的发展应该比前代有所进步明代木偶戏在前几代基础上有了更大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木偶戏进一步走向民间,福建、广东、陕西等地民间都有木偶戏班社出现。

2.jpg

成都博物馆“偶戏大千”木偶展厅

随着元杂剧、明传奇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其他艺术样式的出现和繁荣,木偶戏在都市中有渐渐淡去的趋势。明朝中后期,乡村中木偶戏呈现广为流播的趋势,有的木偶戏还与当地戏曲声腔结合,与地方戏声腔互相影响。据传说和记载,明代陕西、福建、广都等地乡村都有了木偶戏演出。

陕西省合阳县境内有一剧种——线腔,也叫线戏,这一剧种是合阳提线木偶所用的特殊剧种,只是新中国成立后才搬上大戏舞台。线戏研究专家黄笙闻经过多年田野调查和考证,认为线戏是“现存于陕西、山西与河南三省之交的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悬丝傀儡”[1],并认为“明初洪武至清初康熙间,是线戏艺术史上颇为重要的发展时期。”[2]在党正乾主编的《合阳线偶戏音乐》中,也认为明代线戏在明代就已经存在,“可以肯定合阳线偶戏早在明万历年以前就有了,距今天至少有四百年的历史”[3],通过这些论述,我们可以基本肯定,明代中后期,陕西合阳县的提线木偶已经存在,并产生了一定影响。

3.jpg

旦,清代陕西合阳地区提线木偶

成都博物馆藏

福建省是一个木偶戏大省,木偶戏种类多,分布地域广,据记载明代福建省提线木偶、掌中木偶、杖头木偶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泉州赵氏宗族所修纂的《家范》中有一条禁止族人演傀儡戏的族规,其中规定“家庭中不得夜饮、妆戏、提傀儡以娱宾,甚非大体,亦不得教子孙童仆习歌唱、戏舞诸色轻浮之态……”[4],福建木偶戏史论专家叶明生认为,该史料所反映的内容一个是赵氏家族有用傀儡戏娱乐的传统,另一方面证明当时提线傀儡在福建已经比较发达。因为木偶戏发达,一些大的家族为了防止儿孙耽于看戏影响学业或者生计,常常禁止孩子观看或者参与木偶戏演出活动。关于明代家族中禁止木偶戏的,还可见于明代费元禄《甲秀园集》,其中有“吾十四岁时有邻家演傀儡者,私往就观后,吴母杨夫人闻之,遂抵案不食曰‘吾不意见不肖子孙如此也,余因痛哭谢罪始解’”[5],可见当时大户人家还认为木偶戏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艺术,只有“不肖子孙”才会耍玩傀儡。关于掌中木偶,也就是布袋木偶戏,传说明代已经产生。据近年出版的《南派布袋木偶戏》有关历史部分来看,一些传说和志书均有提及。“相传,明万历年间宰相晋江人李廷机赠给当地掌中木偶班一副戏联:顷刻驱驰千里外,古今事业一霄中。《永春县志·文化志》(新版)载‘据永春布袋戏艺人传说,明天启年间,永春县就有两台木偶戏,一台是卿园存张森兄弟组建的提线木偶戏班,另一台是太平村李顺父子创立的布袋木偶班’。”[6]福建省木偶戏在宋代就有演出,明代出现了专业的、家族式传承的班社,在都市乡村从事演出活动,虽然遭到官府的打压,但还是顽强地生存下来并传承不息。

4.jpg

北,现代福建泉州提线木偶

成都博物馆藏

清代木偶戏最突出的特点是进一步走向民间,走向乡村,走向艺术的精致和成熟。木偶戏种类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也有彼此消长,一些需要大装置、大场面的木偶戏逐渐衰微,而携带方便,演出便捷的杖头木偶、提线木偶、布袋布偶等在城市乡村却得到较大发展。同时由于地方戏曲的兴起,许多木偶戏班社以当地戏曲剧种声腔为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

清代木偶戏表演在城镇和乡村普遍流行,由于木偶戏班相对容易组织,特别木偶戏与地方戏曲结合以后,木偶戏班常常演唱当地声腔,走村串户满足了人们“听戏”的需求,有的班社操作技术并不特别精湛,但有几个能配唱的演员也足以吸引人。清朝末年,陕西境内许多木偶班社都是配唱演员挑班的,便能说明这个问题。由于木偶班社演出需要的演员人数比大戏演出的人要少,一般十多个人就能凑成一班戏,流动更加方便,这样演出成本低,容易被请戏的主人接受,即使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也有木偶班社演出。

5.jpg

丑,清代陕西宁强地区杖头木偶

成都博物馆藏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嘉庆年间就有木偶戏流入该地,说明清代木偶戏流播之广,而且适应性强,很容易与当地滇剧、花灯戏等唱腔结合起来。“曲靖市木偶戏的活动,是从清代嘉庆开始的……演出剧目多为滇剧中唐、宋、三国故事戏,已经有两百年历史,活动最多时有六个戏班,经常演出的为辽浒许家和珠街孙家两个班子,演出的技艺、操作、表演、唱腔、音乐、剧目都是口传心记,代代相传。而音乐声腔,需加班几辈都沿袭以演唱滇剧的丝弦、胡琴、襄阳三大调为主,并且吸收昆曲、洞经调、吹腔等音乐,珠街孙家班,则以唱花灯为主。”[7],同样边远的贵州石阡,清代也有了木偶戏演出,并且一直传承到现在[8]。甘肃地处西北偏远地方,但清代木偶戏演出也较为普遍。清代乾隆二十六年赵本植修纂的《庆阳府志》记载:“木偶戏(手撑者,曰肘猴子,线提者曰猴子戏)影戏亦盛行,人称小戏,乡村敬神还愿多演之。”由此可见,清代木偶戏流播地域之广。

清代江苏省木偶戏繁荣,苏北一带木偶戏演出频繁,种类也比较丰富,有布袋、提线、杖头木偶等多种形式,《扬州画舫录》等书中多有记载。不但城市有演出,后来这些木偶戏还转到农村继续发展,“清乾隆年间,徽班晋京前齐聚扬州,新颖的徽剧艺术,博得富商巨贾以及市民们的青睐,迅速占领演出市场。这时的古木偶戏在市区逐渐衰微,被迫转向扬州所辖的临近县城、集镇及农村区安营扎寨。从此,扬州附近的兴化、泰州、泰兴、靖江和如皋等地的木偶戏普及开来”[9]。清代康熙年间,江苏如皋就有木偶戏的演出,“清康熙二十八年四月二十五日,如皋名士冒襄在纪念父亲百年冥寿时,专请提线木偶戏班演出”[10],到了清代晚期,家庭木偶戏班林立,这些木偶戏班都已经和地方剧种紧密结合起来,唱当地流行的唱腔,木偶班社多以唱“昆曲”、“老徽调”为主。“清道光、咸丰年间,活跃在市井乡村的木偶戏有杖头、提线、布袋、药发诸式……其时木偶戏多为家庭班子,以杖头、提线为主,唱昆曲、老徽调”[11] ,如皋县城内当时还有布袋木偶戏,“光绪中期,同州兴仁镇街西的陈三,演指头傀儡戏《武松打虎》,唱老徽调”[12]。

清代乾嘉年间,陕西合阳提线木偶戏在民间获得很大的发展,“清代乾隆、嘉庆年间,随着农村经济的繁荣,线戏也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当时曾随同商帮到扬州、苏州演出,扩大了眼界,提高了技术,回乡后做了重大的修改,使面貌为之一新,形成了昌盛的局面。到同治、光绪年间,仅合阳县就有约七十余家戏班……连靠北山只有二十户人家的农庄,也有自己的线戏班子”[13] ,合阳提线木偶由于有了广大农村的演出环境,有了广大农民作为观众甚至作为直接从业者,所以在清代发展比较迅速,并产生了许多知名艺人。

6.jpg

净,清末民初陕西合阳地区提线木偶偶头

成都博物馆藏

福建省是木偶戏的大省,从木偶戏样式上说,有提线、布袋、杖头等多种形式,从声腔剧种看有泉腔、兴化腔、高腔、四平等十多种。自古以来,福建省木偶戏艺人足迹遍布乡村都市,把这种富有地域色彩的戏剧带给各个阶层观众,特别是对于一些无力请大戏的人来说,这种花费很少的木偶戏也好满足他们酬神还愿的要求。“泉漳民俗以四月十五日为阎罗天子生辰,凡厦门之酒楼饭店均于十五、十六两日在店前演戏酬神……以演戏之多寡卜生理之盛衰,其无力雇官音大班者则雇傀儡戏及本地七子班以代”[14],这样,既满足了中下层人民的需求,又促进了提线木偶戏的发展和班社的壮大。

7.jpg

猴,现代福建泉州提线木偶偶头

成都博物馆藏

到清代中晚期,全国各地民间几乎都有了木偶戏的班社,这些民间木偶戏班社大都是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各种表演技巧、特技日趋丰富。木偶戏艺人长期在民间庆典、祭祀等活动中演出,使这种艺术样式扎根民间,获得较大的生存空间。

根植于民间、生命力旺盛的中国木偶戏历史悠久,经数百年顽强发展至今,形成种类不同、表演形式多样、剧目丰富的戏剧艺术样式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偶戏经过历代艺人不断探索与改进,在操作方法、舞台装置、表演技巧渐趋成熟,形成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遗产。面向未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入和推进,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努力保护中国木偶戏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文化自觉, 增强文化自信,进而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完)


[1] 黄笙闻:《线戏简史》,人文杂志社,内部出版物,51页。

[2] 黄笙闻:《线戏简史》,人文杂志社,内部出版物,第53页。

[3] 党正乾:《合阳线偶戏音乐》,内部出版物,陕内资图批字2005年023号,第2页。

[4] 转引自叶明生:《福建傀儡戏史论》(上),中国戏剧出版社,第26页。

[5] [明]费元禄:《甲秀园集》,卷四十五文部,明万历刻本。

[6] 转引自白勇华、洪世键《南派布袋戏》,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版,第5页。

[7]《玉溪市志资料选刊》(第三十辑·玉溪市戏曲志),1991年12月版,第85页。

[8] 参见张军:《石阡木偶戏》,贵州出版集团贵州民族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

[9]《偶韵绵长》,扬州市木偶剧团编印,内部资料,2007年。

[10]《江苏戏剧志·南通卷》,江苏文艺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第91页。

[11]《江苏戏剧志·南通卷》,江苏文艺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第91页。

[12]《江苏戏剧志·南通卷》,江苏文艺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第91页。

[13] 党正乾:《合阳线偶戏音乐》,陕西省合阳县振兴线偶戏领导小组办公室,内部资料。

[14]《鹭岛纪闻》,原载《申报》,1887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