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新闻

2021-09-10

看展 | 锦城丝管日纷纷,“休闲之都”的休闲变迁

成都,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成都,悠闲安逸的“休闲之都”;

在成都,休闲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态度。

在成博5楼、6楼公共空间的“天府相册——百年成都图片展”里能看到,从赶场、喝茶、听戏、吃火锅,到如今看展、喝咖啡、逛书店、近郊游,成都人休闲娱乐方式的变迁也见证着成都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化。

商业赶场:上个世纪的“买买买”

在老成都的地名单位里,名字含“场”和“店”的十分常见,如万年场、中和场、崔家店、槐树店等。“场”是赶集的市场,是人们进行交易活动的商业市集;“店”则是老百姓口中的“幺店子”(“幺店子”为四川方言,即路边小店,从一个场镇到另一个场镇的途中,供人歇脚或住宿的地方)。

在商业街还不普遍的年代,赶场成了人们首选的逛街去处。李劼人曾在《大波》里写道:“但凡赶场日子,再不济事的乡镇,红锅饭铺,都要开张。”市集里的商品,从地里刚摘出来的果蔬,到批发而来的日常用品,再到各种干货小吃,应有尽有。

2.jpg

1910年成都北郊青龙场集市

在没有电视、网络、电子游戏的时代,那些在家闲不住的人,没事就喜欢往幺店子跑,聊聊天,打打牌,就着花生喝点小酒,一天就过去了。

3.png

茶馆休闲:绵延百年的逍遥派头

另一个休闲去处——茶馆,甚至名扬全国。“一城居民半茶客”,茶馆已经成为成都鲜明的城市特质。

4.jpg

1941年的成都茶馆

卡尔·麦当斯 摄

饮茶的传统由来已久,到明末清初,一些大茶馆开始把生意重点放在地方戏上,卖茶则退居其次,它们逐渐演变为成都最早的剧院。对外地游客来说,不去茶馆喝一杯茶,看一场川剧,那真是白来了成都。

5.jpg

戏班子

陈锦 摄

成都人的休闲在茶馆中体现地淋漓尽致,或听戏、或聊天、或下棋、或休憩,又或是请人采耳、修脚,享受“浮生半日闲”的快活。各色各样的人在茶馆齐聚,盖碗茶一端,就成了一样的人——休闲的成都人。

6.jpg

茶社休闲

项玥 摄

7.png

美食飨胃:没什么难题是它解决不了的

在成都,美食文化源远流长。成都有满大街的串串香和火锅店,从上个世纪到今天,美食的种类日益繁多,但串串和火锅永远能拴住成都人的胃。

8.jpg

1986年八宝街口的串串香摊

肖全 摄

9.jpg

1993年新南门大桥的坝坝火锅

李杰 摄

成都动静皆宜,慵懒与洋气齐飞。除串串和火锅店外,成都的咖啡店和酒馆也是近年来备受成都人欢迎的休闲去处,一杯在手,浅斟低唱,体验现代的“慢生活”。

10.jpg

小酒馆

苏哲维(存在建筑) 摄

11.jpg

街边的流动咖啡馆

慕树 摄

12.png

文化养人:文艺的城生就文艺的人

早在几十年前,人们的娱乐方式远不如现在多元,那些年,看本“小人书”、去录像厅看个片,就是最潮的娱乐方式。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学生、教师、工人、商贩……几乎所有人的消遣都离不开书籍、杂志、报纸。如今,阅读的习惯依旧铭刻在成都人的骨子里。成都的书店数量为全国之最,每一位读者都能在翻动的书页中打发半天的时光。

13.png

方所成都店

方所成都店 供图

14.jpg

新山書屋

新山書屋 供图

现代的成都是时尚的、潮流的,但掀开这些外衣,成都的里子依旧是文化。看展、打卡文艺街区,这里不仅有衣着时尚的俊男靓女,也有穿着碎花裙的嬢孃与姐妹相伴合影,成为无需刻意的生活方式之一。

15.jpg

無早nomorning

無早nomorning  供图

16.jpg

花市一景

慕树 摄

17.png

城市的文化特质在引领着城市人的生活美学,而城市人的生活又在推动着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休闲娱乐方式的多元化为成都人的生活打开了另一扇窗,也让成都的每个角落都充斥着悠闲、乐观、宁静、繁华又洒脱的特质,成为城市更新的养分,吸引着外地人,造福着成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