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新闻

2021-02-17

玉汝于成|她的“中国风”,惊艳了世界

1.png

提起“中国风”,你能想到什么?是青花瓷色白花青、浓淡相宜,还是京剧悠扬委婉、声情并茂,亦或是水乡江南青砖黛瓦、小桥流水?而在潘玉良笔下,中国人物、中国风景等不仅深化了其最具特色的“合中西于一冶”的艺术风格,更诠释了旅法四十年,祈盼回国而不得的赤子之心。今天,让我们走进潘玉良的“中国风”,欣赏其浓郁的中国色彩。

墨色中的东方情韵


上:梳妆女(彩墨)下:着睡衣的女人(彩墨)

安徽博物院藏

潘玉良浓重的东方风味源自生长的故土,尽管常年旅居海外,她始终不曾忘记自己的“根”在何方。1928年回国后,潘玉良受刘海粟启发,开始学习、临摹中国画。她长期旅居海外,对西方文化有直观的感受,反观母体文化时会有更深的体悟与理解。作品《梳妆女》中,潘玉良就将中国深厚的“梳妆”文化跃然纸上,以“梳妆”暗喻女性情思的中国风韵。

上:郁金香与唐诗(彩墨) 下:折枝树果 (彩墨)

安徽博物院藏

潘玉良的彩墨将中西方绘画技巧大胆展现于宣纸上,完美体现出中西交融的绘画风格。其作品主要利用中国书法的线条勾勒对象的外部轮廓,将用墨线的变化去把握对象形体和质感的手法引进画面之中。

难忘故土 寄情于物 

6.jpg

野菊花与线装书

潘玉良的丈夫潘赞化是她所遇到的贵人,在潘赞化的支持下,1921年,潘玉良远赴法国学习绘画,八年异国他乡的漂泊后,她学成回国。然而,1937年潘玉良又只身前往巴黎,再次开启她长达四十年的客居之旅。

在远离故土,远离丈夫潘赞化的日子里,她时常记起与丈夫在上海生活的那段时光。在《野菊花与线装书》中,藏着潘玉良对过往和旧土深深的怀念。在上海时,在书香与花香中,潘赞化全力支持着她走上绘画之路。而今,月是故乡明,她只能将思念寄托在画笔之下。画中的白菊是丈夫喜爱的花,右侧放着潘玉良常看的中式线装书和烟斗。

无论在上海生活期间,还是客居异国的四十载,她都常以故乡的风物为创作对象,通过白菊、牡丹等物象,以示对亲人、对祖国的眷恋。

上:牡丹(彩墨)下:自画像(油画)

安徽博物院藏

潘玉良爱画牡丹,牡丹于她而言,也是祖国的象征。

9.jpg

双人袖舞(油画)

安徽博物院藏

潘玉良生前收藏了大量年画,其作品常借鉴中国民间艺术精髓。

10.jpg

三人扇舞(彩墨)

安徽博物院藏

作品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将音律视觉化的方式,通过对姿态的夸张变形,让画面呈现音乐感。

大美至简

 “玉良铁线”中的“中国魂”

潘玉良的白描利用中国书法中的粗细、顿挫变化,线条“紧劲联绵,循环超忽”,用“铁线”勾勒的女性人体,一笔运旋,气脉不断,简净而凝重,作品透露出浓浓的中式韵味,独特的风格令她在世界艺坛享有一席之地。

11.jpg

跪姿女人体(白描)

安徽博物院藏

中国风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始终都根植中国传统文化,在继承与创新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在潘玉良笔下,中国风或寄情故土,或勇敢革新,她的“中国风”有没有惊艳到你呢?想对她的作品有更多了解,就来成都博物馆一睹为快吧!


玉汝于成——潘玉良的艺术人生

2020.12.11-2021.3.14

成都博物馆三层临展厅

1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