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新闻

2019-11-28

成都自然与人文讲堂系列讲座预告-写在“天书”里的中国历史


1054年7月4日凌晨,在北宋开封司天监官署里,天文官们乱作一团。一颗明亮的星突然出现在金牛座方向,亮度甚至超过了全天最亮的金星。一个多月后,将作监官员杨惟德将这颗“客星”出现的情况上报了皇帝。九百年后,天体物理学家用望远镜精确测量了这颗超新星爆发后遗迹的膨胀速度。


蟹状星云合成图(黎耕提供)

 

在中国历史上,有长达两千年的天象记录,里面记载的大量信息不但对现代天体物理学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更可以帮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那个时代的情况,揭开许多历史上的故事。天文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所孕育出来的知识体系之一,在很多古老文明中都有关于天文方面的记载。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关天文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既有影长数值、历法推步这些实在的记载,又有诗词歌赋、星占事应等人文的内容。


敦煌星图中的北斗星组群

 

然而这些记载对今天的我们来说犹如“天书”般难懂。“荧惑守心”究竟是怎样一种星象,为什么古代帝王们都很害怕它?《诗经·豳风·七月》里写的“七月流火”是什么意思?武王伐纣到底是哪一年,《竹书纪年》和《史记》,到底谁才是历史真相?英国的“巨石阵”和山西陶寺的古观象台到底谁更精确?


陶寺古观象台(黎耕拍摄)

(陶寺遗址是尧时期古文化遗址,陶寺古观象台形成于约公元前2100年,比著名的英国巨石阵观测台早500年。可以通过对日出方位的观测确定20个农时节令。)

 

随着天体力学与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古代的天象记录在天文与历史两种研究体系下,都分别带给了我们不少新的惊喜。古代天象记录揭示了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瞬间?它为天体物理研究又带来了哪些启发?未来我们如何更好地利用古代天象记录?让我们一起走进本期“成都自然与人文讲堂”,由黎耕博士给您解答这些问题吧!


主讲人简介


黎耕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教授,他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以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既有天文学研究背景,又接受了科学史研究的训练。他曾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了中国最古老天文台——陶寺观象台的证认工作,目前主要从事考古天文学与历史天文学研究。现任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副秘书长、北京分会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天文学史专业委员会执委等职。


主讲人:黎 耕  副研究员,博士

讲题:写在“天书”里的中国历史

时间:11月30日(星期六)14:00—16:00(观众13:30开始进场)

地点:成都博物馆学术报告厅(天府广场西侧)

温馨提示:

请观众务必准时到场入座,关闭手机铃声以及相机闪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