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新闻

2017-11-12

“移动的”川渝石窟亮相台湾 获知名艺术家点赞 ------民族珍宝历百年风霜备显“脆弱”,文保人员打造全方位保护网

        9月24日,《绝壁重光─川渝石窟的保护与传承暨李耘燕美术作品展》在台湾高雄市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开幕。108件(组)精华之作,带领台湾观众跨越时空,领略川渝石窟之美,体味中华文化的精髓。展出期间举办的专题学术讲座、教育推广课程和手工DIY互动活动,皆获当地民众积极参与和支持。佛光山开山宗师、90岁高龄的星云大师曾赞誉:大足石刻,国宝宝库。展览开幕后,他曾前往展场了解石窟研究及传承现状并对展览给予高度评价。台湾知名艺术家吴炫三先生参观该展时,对精美绝伦的展品发出赞叹,同时也对传承保护川渝石窟的专家学者表示敬意,“在这个展里,我看到有人以有限的生命做传承不断的工作,令人由衷钦佩与感动”。

 

飞仙阁第67号龛

        川渝石窟是中国晚期石窟发展的历史见证者和集大成者,在众多领域开创了佛教艺术的新风格和新题材,拥有中国最为系统的密教造像,其规模巨大、保存完整、艺术精美,令人叹为观止,昭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彰显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而文物之所以珍贵,在于其承载的是先人的智慧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尊重文物就是尊重历史,尊重历史就是尊重自身的民族文化,因此对文物的保护工作不容忽视。

中华瑰宝价值无量 如何保护是难题

        四川省石窟以数量多、类型复杂、内容丰富,历史久远而闻名全国,特别是晚唐至两宋,石窟造像地方化的艺术特色走向成熟,具有题材丰富、构图多变、造型生动、雕刻高超等特点,如乐山大佛、安岳石窟、巴中石窟、广元石窟等均属我国石窟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对探索四川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等诸多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具有永恒的历史研究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巴中南龛第105龛

        不同于北方地区,川渝地区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数量巨大的石窟和摩崖造像绝大部分裸露分布于河流阶地、冲沟旁的崖壁上。川渝地区石质文物本体多为砂岩,脆弱、易雕刻。历经千百年风吹雨打,川渝石窟寺大都面临不同程度的风化、岩体失稳、水害、生物侵扰等病害的威胁,美轮美奂的佛像已变得十分脆弱。人们日益增长的求知、猎奇、探险、休闲活动,又给它们的安全带来了隐患。石窟及石刻文物保护是文物保护领域的一大难题,二十世纪中叶,川渝石窟造像科学保护工作开始进行,时至今日,对于川渝石窟的保护工程已更趋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

多重治理与防护  打造最强石像保护网

措施一:石窟的环境保护

        石窟的环境保护不是景点打造,是营造适合文物生存的环境,环境包括大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是指石窟所在区域的环境,石窟保护范围以内称为小环境,石窟的环境问题涉及面广,情况也复杂,针对石窟的环境保护重点在小环境开展。影响石窟生存主要环境因素有大气质量、雨水、阳光、风、震动等。

 

千佛崖实验性保护建筑内部

        例如对于广元千佛崖石窟的环境保护,1936年川陕108国道在千佛崖凿崖开路,进出四川的车辆皆从千佛崖前经过,汽车产生的震动、尾气、灰尘都给石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为了改善千佛崖摩崖石窟的生存环境,道路为文物保护让路,2008年将108国道改道,沿山后穿隧道而行,并对崖前的川陕公路进行了发掘,清理出明清时期的古蜀道石板路、清代石栏桥、栈孔、明代石雕罗汉像二十余尊,损毁的唐代佛像以及清代碑刻,这些珍贵的文物在地下掩埋了70年后又重新与游人见面。

措施二:危岩体加固

 

       广元千佛崖石窟窟檐修复工程

        石窟危岩体主要是受风蚀、雨蚀的作用,以及主卸荷裂隙的切割深度、产状、软弱层的发育形成,使岩体坍塌对石窟文物造成破坏,甚至是毁灭。川渝石窟危岩体的加固一直是石窟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常用的保护方法有修筑护壁、挡墙、大型砌体、锚杆与锚索加固、化学灌浆或喷锚加固等。近年来,对石窟危岩体的治理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如广元石窟、安岳石窟、巴中石窟的危岩体加固工程,成效显著。

措施三:石窟的水害治理

        据调查川渝地区有半数以上的石窟窟壁、窟顶存在渗水情况,石窟文物区域附近的雨水、环境水通过各种裂隙渗入岩体,它对石窟文物的危害最大,也很难治理。水对石窟的破坏性是不容置疑的,危岩崩塌、岩石溶蚀、雕刻风化都与“水害”有着密切的关系。产生水害的原因与石窟载体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石物化性质和生存的自然环境有直接关系。

 

        乐山大佛远景

 

乐山大佛肩部排水洞

        古人在石窟开凿时对水的危害就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和手段,在广元、安岳等石窟崖壁上保留许多排水槽,还有窟檐留下的柱洞;乐山大佛除利用大佛发髻、衣饰褶皱等巧妙设置了一些小型水沟槽归流排水外,还在大佛身背后的头、肩、胸部位,设置了三层拦截渗水的排水沟。但川渝石窟的水患依然普遍存在,由于川渝地区地质单元复杂,气候潮湿多雨,石窟水害的治理仍然任重而道远。

措施四:保护性窟檐

        窟檐引用了古建筑屋顶的重要构件原理,是古代石窟常见的设施,既能防雨又可以减少风吹日晒对石窟造像的损坏,还可以缓解石窟小区域温湿度剧烈变化。本世纪初对全省重要石窟保存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在保护性建筑内、有窟檐的石窟保存状况明显好于其它石窟;开凿在洞窟内的造像保存状况明显优于窟外的;采用深龛形制开凿的石窟,造像生存空间独立,并相对稳定,保存情况相对比较好。

几代文保人呕心沥血  传承弘扬中华文化遗产

        自上世纪中叶伊始,几代文保工作者不断探索对石窟的科学保护,起初只是简单的勘察,八十年代以来,经过大量而艰苦的调查研究,对石窟造像的保护渐成体系,大多数的石窟已采取了修建围栏、搭建外部遮挡物等基本的保护措施,但只有少数石窟开展了系统的保护工程。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科研人员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传统维修工艺,积极探索保护新路径,对川渝石窟造像的保护工作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在学术研究、应用技术研究、保护工程实施、新技术应用、保护与展示创新及人才队伍建设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不断改善和提高川渝石窟石刻的保护利用状况与科学研究水平,创新石窟展示利用方式,形成西南地区石窟展示廊道。

        本次《绝壁重光─川渝石窟的保护与传承暨李耘燕美术作品展》从研究、修复、保护等不同角度展示几十年来大陆在这一方面所开展的一系列极具创新且富有成效的工作,同时展出西南民族大学李耘燕老师坚守川渝石窟十个寒暑创作的108幅美术作品,将文化遗产保护与当代艺术创作及教育相结合,反映了近年来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以及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方面所作的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