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2018-05-07
成博开年大展收官:文明在此回响,交流永不落幕
随着第500792位观众进场,为期94天的《文明的回响:来自阿富汗的古代珍宝》展在成都博物馆完美落幕。
这批光彩夺目的国家宝藏,共计吸引了50万人次。231件(套)珍贵文物,蕴含着阿富汗丰富而多元的历史、文化、艺术、科技,为世界人民打开了一扇了解阿富汗古代古文明的窗口。
除了展览本身,其文创产品、配套讲座、社教活动……全方位立体式地尽情展现了这个古老、多舛又灿烂的国度。阿富汗特展不仅给成都人民带来了美的享受,更让人们深刻了解到历史赐予阿富汗无上荣耀的过去。
置身世界古文明的十字路口 50万观众流连忘返
开展四天,5万人次;春节期间,近10万人次;五一小长假,近3万人次……可以看到,成都和其他城市的人民对于这批珍宝的喜爱是真实的。
10余次直播,吸引150余万人次共同欣赏阿富汗的珍贵文物与多元文明。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等国内数十家主流媒体和网站进行了跟踪报道。
6场主题社教活动,覆盖各个年龄层,寓教于乐,将展览的意义延伸至更广更深。安家瑶、齐东方、霍巍、罗二虎等11位知名专家奉上专题讲座,将世界各大文明一一道来,从多个方面为观众带来展览的多重解读与思考。
跟随展览在成都呆了两个多月的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策展人卡姆就说:“该展览自2006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巡展,成都这一站吸引了超过40万的观众前来,这是史无前例的。”
成博志愿者谢颖说:“阿富汗展确实很棒。我经常在服务中看到一些熟面孔,他们有的可能来看了三四次。这么好的展览,值得观众留恋。我与阿富汗展即将告别,却难说再见。也许有一天,人类终将铸剑为犁,给每一段岁月以文明,让每一段记忆悲伤不再。”
保护人类文明的珍贵记忆
是中阿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阿富汗作为中西走廊上的关键节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战略位置十分关键。而四川作为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与阿富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更是源远流长。《文明的回响:来自阿富汗的古代珍宝》展也是四川“一带一路”沿线文明系列展中的又一重磅大展。
(君主与龙)
“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地区、国家间的文明互鉴、文化交流和经验分享的重大机遇。本次对于阿富汗历史文化的研究和展示对于全面、系统、深入地加强对“一带一路”的认识与建设,无疑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赫尔密斯柱)
今年3月,我国敦煌研究院赴阿富汗考察团一行8人访问了阿富汗国家博物馆,这是当地最大的博物馆第一次迎来中国的学术机构专业考察团。中国一直在支持阿富汗和平进程和重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两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也会促成两国之间更多的文化交流。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纯金打造的草原民族王冠、希腊女神阿芙洛狄忒的金饰片、君主与龙的头坠金饰件……这些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考古宝藏之一。它们或流光溢彩,或巧夺天工,勾画出古代世界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文明如水,润物无声。对于阿富汗人民来说,他们相信,文明传播的力量能够让更多人知道,阿富汗不只有爆炸、恐怖和塔利班。
(五树花叶式冠)
中华文化和阿富汗文化都有超越国界的、共通的美好存在。曾经或许会有人仅仅关注自己身边的文化发展,但通过阿富汗展,更多人认识到在欧亚大陆中部,还有一个如此重要的文明,和中华文明一样,是世界文明的瑰宝。早在汉朝张骞出使西域,便得知那时四川先民已穿越印度,与阿富汗的先民进行贸易往来。今天,阿富汗的文物穿越千年与成都观众的相会,似乎也是冥冥之中。
卡姆就表示,他们会定期将成都的展览情况传送回阿富汗,让阿富汗人民了解国宝的动向,并且向他们的民众介绍天府文化,让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再多一点。阿富汗人民也非常感谢中国,感谢成都,能够将他们的国家宝藏、历史文明传播给所有观众。
在成都的两个多月,卡姆就和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师阿科赫戈尔还借此学会了不少中文。
关注珍宝背后的故事 文明或不再失落
特别难能可贵的是,阿富汗展还引起了不少观众对于西亚、中亚、南亚地区的关注。敦煌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邵学成博士也说:“该地区本身就是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多层重叠。除关注博物馆展柜中珍贵文物外,还有必要关注其国家在夹缝中挣扎的弱者、关注古今文明落差中悬殊人生的命运,关注那些没有机会发出声音的被忽略者,以及那些在自己生命长河中一直伴随文物的展览人,也更能启示人心。”
展览有期,交流不停。让我们记住阿姆河流域法罗尔丘地的史前文明,记住希腊文明在阿伊-哈努姆的兴衰,记住游牧民族留在蒂拉丘地的洒脱、包容与熠熠生辉,记住贝格拉姆城址展现的鼎盛而多元的贵霜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