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2018-08-14
和而不同 | 蜀地神仙多 众仙汇成博
“和而不同——成都博物馆藏清代
四川地区木雕造像展” 正式开展
8月14日,《和而不同——成都博物馆藏清代四川地区木雕造像展》于成都博物馆负一楼三号临展厅正式对观众免费开放。展览首次通过116件成都博物馆馆藏精品全面梳理了四川地区的传统木雕造像。展品主题涉及佛教造像、道教造像以及祖先像等。一尊尊精美的木雕,不仅展现了造像艺术之美,更反应了古人的文化信仰和精神世界。14日下午,成博特别邀请到策展人、青年作家萧易带领部分观众进行现场讲解,全面释读展览,一览蜀中“百仙”。
说起木雕造像,人们可能并不像对敦煌莫高窟、安岳石窟、大足石刻一样熟悉。事实上,许多木雕题材在石窟中也能看到,可见木雕与石窟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从清代开始,木雕以其轻巧的材质和体积,让百姓们能够将神佛先祖请进祠堂、家中供奉,逐渐在四川地区流行。木雕造像多了一丝温暖的人间烟火气息,承载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冀,是千百年积淀的文化传统,也是日日夜夜一岁一年从生活中沉淀下来的民间工艺。
和 而 不 同
观音:“东方维纳斯”
本次展览共展出了27尊观音造像,南海观音、送子观音、牛王观音……件件不同,面相或庄严或慈悲,衣纹或精美或细腻,哪怕是历经时光风霜,起伏间也依稀可见刀工精湛。
中国有句俗语,“家家念弥陀,户户拜观音”,显示出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信仰的流行。清代四川木雕佛像,数目最多的便是观音像。佛教从印度传入以来,观音以充满慈悲、普门示现的救度者形象,在不断的中国化、世俗化中,成为“美丽”与“慈悲”的象征。
观音造像眉如小月,眼似双星,身材修长,预展时被观众赞叹为“东方维纳斯”。而怀抱幼子的送子观音,似乎少了一些高高在上的神圣,多了一份慈祥与温情,常常成为女性倾诉心事的菩萨。
莲花座上的佛陀造像面容沉静,仿佛拈花一笑梵音即起。“家家念弥陀”,佛陀也是清代木雕造像的常见主题,那时候百姓们常常口念弥陀,以此来感谢神灵,静心修身。
和 而 不 同
关帝:“从凡人到神仙”
四川是道教发源地,东汉年间张道陵在蜀中创立二十四治(即二十四个传教点),绝大部分都在四川。唐宋年间,蜀中道徒众多,宫苑林立,以道教神仙为原型的石窟也大为盛行,安岳玄妙观,丹棱龙鹄山,仁寿坛神岩,大足石门山、南山等地,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玉皇大帝、东岳大帝等造像频频出现。
时至清代,道教逐渐在庙堂失势,转而走向了民间。关羽、孙思邈等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也随着道教的世俗化,经历“从凡人到神仙”的神化过程,被纳入道教神仙体系,成为关帝、药王,承受民众心愿,享受香火供奉。时至清代,道教的谱系也发生了诸多变化,诸如财神、药王、关公、土地等逐渐流行,这些“实用性”更强的神祇,迅速占据了道教造像的主流,求财富,求子嗣,求健康,求婚姻,求丰收,求雨水,道教与老百姓的关系愈加亲密起来。
在这其中,若论及最深入人心的道教神灵,关帝或许当仁不让。关羽这位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因其忠勇被一步步神化,清代更是被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尊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关羽由一位赫赫有名的武将逐渐走上了神坛,成为“勇武”“忠义”的化身,其神化之路恰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人神关系的典型。
“和而不同”中的关帝造像,威严肃穆,抚膝拈须。除了关帝以外,道教始祖太上老君、主持文运功名的文昌帝君、威武赫赫的真武大帝、掌管财运的财神等亦有栩栩如生的造像呈现。
四川作为道教发源地,佛教亦颇为盛行,造像艺术历史源远流长。同时,清代初年“湖广填四川”,来自湖广、广东、福建、江西等地的移民纷纷进入,也将各自信奉的地方神带入四川,以求得到乡土的慰藉与神灵的庇护。各地移民纷纷修建宗祠,续修族谱,雕刻祖先像。移民入川,不仅改变了四川的社会结构,也影响着四川人的精神世界。天府文化的“乐观包容”也在这些木雕造像与它们背后所代表的各地信仰的融合中得到充分体现。清代四川地区木雕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但长久以来保护与研究较为薄弱。成都博物馆也希望借本次展览之机,不仅展示传统木雕的艺术与文化价值,也唤起社会各界对四川木雕造像及其背后的文化、信仰的关注,共同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和 而 不 同
原创:唤醒沉睡藏品 激活创新机制
四川清代木雕题材庞杂,数目众多,“和而不同——成都博物馆藏清代四川地区木雕造像展”既是首次对其进行的全面梳理,也是成都博物馆首次全部采用馆藏文物策划的原创性展览。
特邀策展人萧易;总策展人黄晓枫;
执行策展人刘秋佚(从左至右)
摄影/陈晖
展览特邀历史文化类青年作家萧易作为策展人,与成都博物馆的策展团队共同策划,以文化的视角对馆藏历史文物进行解读,本次展览可谓严格意义上的为业界所追求和倡导的原创展。
和而不同
成都博物馆自开馆以来,一直致力于通过引进各类优秀特展为公众提供高品质文化服务,而这次展览,更是一种策展方式的有益尝试,特邀外聘策展人与本馆团队深度合作,为文博体系自身人才培养提供新方式的同时,也能吸引社会各界优秀人才集思广益,共同参与传统文化建设,唤醒沉睡藏品,让文物“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