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新闻

2018-09-15

秦蜀之路|扒一扒要上展的“新同学”

这几天正式开学季,不少的同学都到学校报到了,而本次《秦蜀之路青铜文明特展》有几个新同学姗姗来迟,即将于9月18日来成博报道!这些新同学的老家都在陕西省宝鸡市,这里曾是周文化的肇基之地,经考古发掘出土的西周青铜器窖藏层出不穷。这次9月到成博展厅新上展文物共12件,其中不乏青铜器界的重量级器物,比如来自董家村窖藏的九年卫鼎、卫盉(hé)以及亻朕(zhèn)匜(yí),还有来自杨家村窖藏的单叔鬲(lì)与宝鸡 弓鱼 国墓地的伯各卣(yǒu)、伯各尊等,光是它们就值得你再看一次青铜展!

 “窖藏”(知识点)在考古学中指出于某种目的有意识地将器物进行掩埋后形成的文化遗存。宝鸡地区的这些西周窖藏多是家族器物,出土地点与铭文内容相互关联,对于西周历史文化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董家村窖藏自发现以来便备受人关注,因为这一窖藏共出土青铜器37件,有铭文的就有30件之多,这些铭文涉及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情况,是研究西周社会变迁的可靠史料。在这批窖藏中,有四件铸有长篇铭文的器物 (卫簋、五祀卫鼎、九年卫鼎和卫盉 )被称为“裘卫四器”,堪称是青铜器界的F4了。在本次的“上新”中,我们就将看到其中之二:九年卫鼎以及卫盉。此外,还有一件记录了一桩下级状告上级的民事诉讼案件的青铜器——亻朕 匜,其铭文勘称我国第一部“青铜法典”。

 

九年卫鼎  西周

岐山县博物馆

这件九年卫鼎腹内壁铸铭文19行,共195字,记述了王举行盛大的接待礼欢迎眉敖来的使者,此时,裘卫(以下称卫)准备了一辆装饰精美的马车给矩伯(以下称矩),还赠给矩的妻子十二丈帛,作为交换条件,矩把一片林地给卫。由于这块土地上的林地是颜家族的,裘卫又给了颜氏夫妇及颜有司寿商送礼,希望能做成这笔交易。矩命寿商办理交付手续并封定疆界。事后,裘卫给参与此事的人都公开送了礼,并作此鼎纪念。

 

九年卫鼎腹内壁铭文拓片

 

卫盉(hé) 西周

岐山县博物馆

卫盉盖内铸铭文132字,记述了周恭王三年,裘卫用实物向矩伯换取田地的经过:矩伯派部下到裘卫那里用十田换取了价值八十朋贝的瑾璋;同时又用三田换取了价值二十朋贝的玉虎两个、鹿皮披肩、杂色蔽膝各一个。整个交换过程由伯邑父等五位大臣主持,并由三有司执行具体的受田过程。

 

卫盉盖内壁铭文拓片

这两件新上展的作品都与裘卫和矩伯有关,那我们就让他们来带我们看看当时西周时期的土地交易是什么样的。

首先,我们来说说裘卫这个人,西周时期很多贵族都用地名或官名来作为自己的姓氏,裘卫中的“裘”,就是他的官职,即负责管理皮毛。我们从铭文中也可以看出裘卫常常用公羊皮、鹿皮、虎皮等毛皮与矩伯交换林地。而这个矩伯,既然称“伯”,应该是个贵族,但他却没有朝见天子的礼器和服装,甚至马车都需要用林地去换取,可以看出他的地位可能日益没落,但仍然拥有土地。

扒完了两个男猪脚,我们再来看看他们的交易过程:在卫盉中提到了矩伯用实物向裘卫换取林地的事件,交换过程是由由等级较高的贵族主持,并由指定部门负责执行。西周时期,周王朝实行分封制度,按照“天子——卿——大夫——士”的等级划分,周天子把土地和臣民分封给诸侯之后,诸侯又按照宗法关系,分封采邑给卿大夫,但分封的土地仍属天子所有,其实按照规定土地是不能私自买卖转让的。但在卫盉的铭文中,我们却看到裘卫和矩伯以物易田,并通过由贵族主持和“三司”(即司徒、司马、司空,分别掌管国家土地、军事和工程营造)办理的方式来获得土地交易程序的合法性和正规性,这实际说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逐渐了动摇了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土地关系。

通过卫盉和九年卫鼎两件青铜器的铭文,我们可以大致地了解到西周时期的土地交易的过程,也可以从矩伯的身份变化中看到旧贵族的没落,以及裘卫所代表的新兴贵族的崛起和西周土地关系发生的重大转变。

除了这两件重要展品之外,本次新上展的其他重要文物还包括:

 

亻朕 匜(yí)  西周

岐山县博物馆

 

伯各卣(yǒu) 西周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伯各尊  西周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这些文物带着遥远的故事来到成博,我们也希望现在的你有机会倾听它们的诉说。希望大家持续关注本次青铜文明展,我们会慢慢将这些青铜器里藏着的过往讲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