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新闻

2018-04-18

国际古迹遗址日,成都考古专家带你重探唐朝市井生活


今天(4月18日),是第36个国际古迹遗址日。围绕今年的主题“遗产事业 继往开来”(Heritage for Generations),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成都博物馆联合招募了40名热心市民,走进成都鼓楼街遗址现场,一同探索成都的古往今来。

 

鼓楼街遗址于2017年5月开始发掘。现在的发掘面积为3000平米,初步估计该遗址面积大约是在5000平米。目前发现有唐末五代至宋元时期的文化遗存,包括河道、房基、道路、水井、水沟、灰坑、窖藏等遗迹现象,以及大量的瓷器、铁器、铜器、钱币、建筑材料等遗物。为当时城内一处重要的生活遗址。该遗址的考古发现,证明了唐宋时期成都的城市生活是非常繁盛的,且城市规模在全国都是占有重要地位的。对于研究唐五代至明代成都城的市政给排水设施、街巷民居规划、建设与布局提供了直接依据,对于探索各个时期的城市功能和社会生活面貌变迁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烈日当头,市民们热情满满。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王瑾老师和杨兵老师在现场为大家做了悉心讲解。活动间,观众与考古专家亲密互动,也解开了观众心间不少关于古代人生活的谜团。

 

元代水井

 

跟着王瑾老师,大家首先去到了砖砌的西北 —东南方向的“一沟双渠”的排水沟,修建于五代至北宋初,废弃于元代。其主要作用就是排水和排污。在沟渠上 ,还可以看到多次补砌,历朝历代的沧桑变更在砖瓦间流淌。

 

汉晋花纹砖

 

顺着王瑾老师手指的方向,大家看到了鼓楼街遗址发掘出的一条宽3.2米的西北—东南方向的砖砌道路。这条路也反映了从五代到明代中期的城市规划。其实这条路最初有十几米宽,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的市政建设需要,房屋面积越来越大,路越来越窄,便形成了大家现在看到的这条道路。宋代,成都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地方城市,有“扬一益二”之称。如今,在遗址上还可清楚可见砖铺路面上长期碾压形成的马车车辙,足以见得当时成都城市不断扩建的迹象。

排水沟和道路之间还有天井、灶台、水瓮等遗迹现象,专家推测为临街的店铺或民居。观众们感叹这个宝贵的机会让大家终于能近距离地触摸历史的痕迹。

 

宋代车辙

 

通过成博官方微信公众号报名的参观者吴睿收到预约成功通知后就兴奋不已,脚踏这片土地,吴睿说:“如今,我能够看到在城市间有古今交替时空错综之感,第一个是罗马,第二个就是这里!”今天,他还携带了专业的拍摄设备,希望抓住这次宝贵的机会,留下成都的古迹之影。

 

接受采访的观众吴睿(右一)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杨兵老师现场讲解

 

对于在国际古迹遗址日举行这次活动,成都博物馆志愿者徐秉超说:“我们这一代真的对历史了解的很少。毕竟现在都在朝未来、理想而努力。却把已知,过去的历史忘得一干二净。知历史才能知兴衰。知历史才能更懂得爱国。这次活动让我们这些年轻人更加关注遗产保护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