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新闻

2020-01-14

成都自然与人文讲堂 |《发现西南山地的秘密2019》讲座回顾

2020年1月11日,成都博物馆“成都自然与人文讲堂”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讲座《发现西南山地的秘密2019》,350人的报告厅高朋满座,年度第一堂“饕餮盛宴”给寒冷的冬日带来了浓浓的暖意。

发现西南山地——自然影像的2019

 

 主讲:巫嘉伟(西南山地负责人、林业工程师)

 

“雪山之王”雪豹与“幺妹峰”同框

无论是在四川境内最高峰贡嘎山,还是四姑娘山最高峰幺妹峰附近,都拍摄到了雪豹的自然影像。作为“雪山之王”,曾几何时在野外很难发现它们的踪迹,大家都为它们的生存现状所担忧。而去年拍到的雪豹与幺妹峰同框,最是让人激动不已。要知道四姑娘山与成都的直线距离只有100多公里,在离大城市这么近的地方发现大型猫科动物,是非常不容易的。

 

发现欧亚水獭——健康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

欧亚水獭是淡水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被科学家们视为河流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及保护旗舰物种。近20年来,因为栖息地破坏、水污染、人为攻击(被视为经济有害动物)、皮毛贸易盗猎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水獭遭受着生存威胁,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一度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而近年来,在中国西南山地区域,该物种多次被记录,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2019年4月在四川唐家河保护区召开“第十四届国际水獭研讨会”,专家学者们就水獭的分类学与进化、生态学及行为、迁地保护与研究等进行研讨及交流,对欧亚水獭一类的鼬科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达到了一致的认可。

 

发现“彪”——亚洲金猫

亚洲金猫的古代名字叫“彪”,是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中的顶级捕食者,但由于其行踪隐秘,一度被认为已经在野外销声匿迹。然而2019年在野外拍摄到了亚洲金猫正面的影像,除了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惊喜而外,也让我们对这个物种的外形和皮毛特征等重新进行了认识。

 

发现野生大熊猫雪中寻水源

大熊猫常常以它“呆萌”的外形引得世人注目,然而在野生状态下却是“猛兽”。在大雪封山的深山中,大熊猫的生存能力真的让人刮目相看。一头在王朗国家级保护区内的大熊猫发现了厚厚雪下的水源,它喝饱了水之后响亮的饱嗝让观众为之一笑。其他物种也纷至沓来饮水。大熊猫作为“旗舰”保护物种,不仅赢得了世人的关注,同时保护了其他物种,在自然环境中,它也是庇护一方的“神兽”。

2019贡嘎追花

 

主讲:邹滔(西南山地签约摄影师)

“蜀山之王”贡嘎山从海拔1000余米的大渡河谷到7556米的蜀山之巅,有超过6000米的垂直落差,造就了气候地理条件和生物的多样性,植被垂直分布变化非常明显。据现有调查,整个贡嘎山山区高等植物种类达3800种,占全中国高等植物总数量种类37000到38000种的十分之一有加。在青藏高原快速隆起过程中形成很多新的物种,丰富了贡嘎山的植物种类。大渡河谷高大的康定木兰,开花时节引得藏酋猴来觅食;高山流石滩的绿绒蒿、珠芽蓼和水母雪兔子等美丽而脆弱,生长周期非常长,一旦被盗挖,就会导致种群的生存危机;中高山森林形态独特的各种兰花,凭借它们高度智慧的生存手段,“引诱”昆虫们为它们传授花粉……通过邹滔的解读,让观众们对保护野生植物的重要性上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四川鸟类知多少》

 

主讲:阙品甲 博士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中国西南山地仅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0%,但却拥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中国鸟类和哺乳动物种类,其中包括了众多珍稀濒危物种,是雉类、噪鹛类、鸦雀类的分布中心及可能的起源地,据2019年最新观测记录显示,四川有鸟类756种,占全国的52%,居全国第二位。四川地区2019年发现了5个新的物种,这是非常让人惊喜又激动的发现。近年来,随着观鸟活动的开展,有大量的新纪录是由以“成都观鸟会”为代表的众多观鸟爱好者和公众参与发现的,其中1997年以后发现的68种鸟,有90%都是观鸟爱好者或者摄影爱好者发现的,公众的参与,对于我们了解生物多样性、了解鸟类的物种分布非常重要,期待更多的人能够关注身边的自然。

《2019两栖爬行类动物新发现》

 

主讲人:蒋珂

(两栖爬行动物专家、西南山地科学顾问 )

2019年中国发现了两栖爬行动物新种34种,西南地区发现17种,占50%,差不多以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就贡献了一半的新种发现量。其中两栖动物全国发现24种,两栖动物中又有11种是发现在西南地区。爬行动物10种,里面有6种是西南地区的,超过了一半。西南地区复杂的地形,大跨度的海拔高差,多样的气候类型造就了这一地区丰富的物种资源类型。

 

山地龙蜥是以西南山地的英文为种名命名的一种新发现的龙蜥类爬行动物,为表彰西南山地在中国西南地区自然摄影和野生动物宣传方面持续性的贡献而命名,在今年9月发表在《动物学研究》杂志上。这是个形态非常有特色的物种,引得观众们阵阵赞叹!

《中国“双宝”之金丝猴》

 

主讲:薛康

(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家、金丝猴文化学者)

2019年除了是大熊猫发现150周年,也是川金丝猴发现150周年,这两个物种被称为“中国双宝”,是中国独有的哺乳类动物。全世界一共有5种金丝猴,其中有4种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而以四川的川金丝猴为该物种所在的属——仰鼻猴属的代表。薛康老师拍摄了众多精彩金丝猴作品,也拜访了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见到了川金丝猴的模式标本,让我们对这个物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地质看四川》

 

主讲:李忠东

(旅游地质专家、四川省地矿局物探队副总工程师)

四川地质构造复杂多样,它跨越中国三大构造域,悠久漫长的地质历史,复杂多样的地质条件,形成四川独特的地质景观。四川是中国地质上最复杂、地貌最多元、景观最独特的省份,亿万年来海进海退,逐渐形成这里独特的地貌格局,几乎涵盖了除了海洋地貌以外地球上所有的景观类型。长江与黄河在这里分水,各奔东西,两河文明在这里孕育,多民族的南北迁徙、东西融合同样发生在这里,纵横江湖,快意山水。

《让更多的人热爱自然家园》

 

    

2019年1月31日,成都博物馆“人与自然:贝林捐赠展”开展,除了展出了来自世界五大洲的动物标本以及部分生态场景外,“家园成都”版块展出了我们本地的特色物种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在展览筹备和策划的10年间,从最早担忧这些物种是否还存在,到不断的见到这些物种在成都及周边西南山地生动的生态影像,让我们越来越有自信向世人展示成都的生态之美。2019年已经有超过200万观众参观了成都博物馆的“人与自然:贝林捐赠展”。我们相信,越来越多的观众会通过这个展览,更加热爱我们的生态家园! 

 回顾2019年,我们通过展览、影像传播的形式让越来越多的公众认识和了解自然,了解我们身边的生态状况。在今后的日子中,我们将更加珍惜这些保持不易的自然环境,更加珍爱我们的家园,让我们一起来努力吧!

讲座还配套了一个小型的摄影和文创展示,让观众在一饱耳福之余,还能够仔细欣赏自然影像,把玩自然文创,以更加亲近的方式接近大自然。

 

 

还需要预告的是,虽然本次讲座中每个专家的时间只有10多分钟,很多观众还感觉意犹未尽,在今年接下来的“成都自然与人文讲堂”系列讲座中,部分专家还会一一登场,将我们所关注的热点细细道来,敬请观众们留意我们微信公众号的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