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2020-04-30
映世菩提|有座辉煌的“佛都”叫邺城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们,一定对铜雀台相当熟悉。不过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铜雀台究竟存在于哪里?其实,“铜雀台”即是东汉末年曹操在邺城修建的高台。邺城,古代著名都城,距今已有千年之久。它曾是闻名内外的北方军事要塞,也是建安文学的发祥地,还曾是一片佛教乐土。
一次意外的考古发掘
佛都邺城重现人间
自1983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组建的邺城考古队,在邺城遗址进行了持续30多年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初步确认了邺城作为建安文学发祥地、都城规划肇始地和佛法弘传中兴地的历史地位。而2012年1月10日的一次偶然发现,成为一次改写中国佛教考古史的重大发现。
立佛七尊像
坐佛三尊像
张雄造观世音像
公元5世纪后期北魏太和改制后至东魏,摹仿南朝造像风格的“褒衣博带”“秀骨清像”式造型是北方地区佛教造像的主流。
出土佛像的地方,位于习文乡北吴庄北地、今漳河南堤北侧的河滩内。埋藏坑内出土佛教造像数量众多,数量达2895件(块),这批佛教造像时代跨越北魏、东魏、北齐、北周和隋唐,各时期纪年明确,造像题材主要有卢舍那、观世音、思惟太子以及释迦多宝等。造像工艺精湛、造型精美,多数较好地保存了彩绘和贴金痕迹,显示了北朝晚期邺城作为中原北方地区佛学和文化艺术中心的地位。
谭副造释迦像
这件造像面部已残毁,但仍能看出佛像头部残存水涡纹发髻,身穿通肩大衣,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持衣缘,跣足站立于莲花座上。
背屏上,还可以看到对称的飞天、火焰纹、力士等图案。
背屏背面
背屏背面上部浅雕弥勒兜率天说法图,两侧分别由帝释天、大梵天、难陀龙王、那难陀龙王及像主父母供养像,下有一列伎乐天。中部为像主谭副夫妻及子女供养像。下部刻有发愿文:……五日辛丑。……佛弟子发干县谭副,……上为皇帝陛下、皇太子敬造释迦牟尼清石立像一躯,光趺七尺六寸……造像题记中有“邯郸县庞安兵”“释迦牟尼青石立像”等文字,以及对国家富强、平安的祈愿。
背屏造像背面的像主谭副夫妇图像
龙树背龛式造像
佛教艺术史上的辉煌一笔
邺城出土的佛造像因政治、文化、社会风俗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与别处不同的风格,也由此产生出“兼容并蓄”“和韵共生”的特点。公元5世纪后期北魏太皇太后冯氏及孝文帝主政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摹仿南朝造像风格的“褒衣博带”“秀骨清像”式造型成为北方地区佛教造像的主流,并由北魏延续至东魏。北齐时,受印度笈多造像风格影响,继承北魏以来背屏式造像龙、塔、飞天、璎珞等传统因素,同时充分利用东魏以来白石造像的透雕技术形成了“龙树背龛”的新式背屏式造像。“龙树背龛式”造像主要出现在邺城及周边地区,是邺城佛造像独特的题材,其造型精美,特征鲜明,与早年流行的尖楣状背屏造像形式迥异,在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史上独树一帜。
思维菩萨像
白石(大理石)是邺城地区出土造像使用较多的原料,这种石材在当地很常见。作为北朝时期北方政权的中心,当时的邺城集中了大量能工巧匠,他们因材施雕,赋予了造像不同的神韵。“龙树背龛式”造像的背屏立面呈弧扇形,由两株交互缠绕的菩提树构成,层叠的树冠形成背屏锯齿状或扉棱状的边缘,伴有有龙、塔、飞天、璎珞等装饰,造像主尊则造型吸收了印度笈多王朝新一轮传入的造像样式。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造像不仅正面工艺精细,背面也充满故事!
北齐天保元年(550年)法棱造像
北齐天保元年(550年)法棱造像背部拓片
2012年邺城遗址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的北齐天保元年(550年)法棱造像是目前发现最早成型的“龙树背龛式”造像。
王元景造弥勒像(正面)
王元景造弥勒像(背面)
弄女造弥勒像(正面)
弄女造弥勒像(背面)
法棱造像(正面)
法棱造像(背面)
坐佛七尊像(正面)
坐佛七尊像(背面)
据现有资料,无论是透雕技术的广泛运用,还是以整株的菩提树作为背景,“龙树背龛式”造像都与太子树下思惟图像有一定的联系。下一期,我们将继续为大家介绍造像中常见的思惟图像的文化源流。
部分资料源自:
何利群,《从北吴庄佛像埋藏坑论邺城造像的发展阶段与邺城模式》
何利群,《北齐“龙树背龛式”造像的技术传承和构图特征》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
“映世菩提”特展
展览时间
2020年1月14日——2020年暑假
展览地点
成都博物馆一层特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