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新闻

2020-10-12

博物绘图历史和野生大熊猫的邻居 |“成都自然与人文讲堂”两场讲座回顾

 2020年10月2日下午和10月8日上午,成都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办了两场“成都自然与人文讲堂”讲座,分别是由四川大学文化科学协同创新研发中心副研究员王钊博士带来的《中西传统时代自然物的收集和博物图的绘制》,以及自然保护区管理工程师张涛带来的《野生大熊猫和它的动物邻居》。

1.jpg

《中西传统时代自然物的收集和博物图的绘制》讲座,王钊博士首先回顾了农业时代西方早期博物绘画的起源和发展,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到中世纪,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物收集的潮流对博物绘画产生的重要影响。其次,他重点对中国古代自然物的收集及博物画绘制的历史进行了回顾,结合本地的文物图像,旁征博引。如从先秦时期出土文物“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的图像,到汉代画像砖、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乃至明清等时期的文物和文献中,获得关于中国古代自然物收集和博物画绘制的信息。

讲座的视角和内容非常新颖,并且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是比较陌生的,不少观众在此之前可能从未接触过“博物学”的相关知识。这从现场观众的问卷中也可以获知,100%参与调查的观众都从讲座中了解到了很多新的知识。这次讲座也是自“成都自然与人文讲堂”设立以来,首次从历史纵深的角度和中西对比的角度,深度剖析古代的人们是怎样认识和了解自然的。王钊博士扎实的博物学根底和广博的知识让观众们耳目一新。

《中西传统时代自然物的收集和博物图的绘制》讲座现场

《野生大熊猫和它的动物邻居》讲座,是为近期我国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立、应观众们的需求而定制的主要针对亲子家庭和对自然与野生动物感兴趣的人群的讲座。“山猫”张涛老师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的一位工程师,对野生大熊猫的生存环境非常了解。他首先介绍了远古大熊猫的进化,以及它的远古邻居们,如巨猿、剑齿象等。接着重点讲述了大熊猫“今生”的邻居,包括小熊猫、竹鼠、羚牛、野猪、豺、黄喉貂等,以及已经和大熊猫渐行渐远的邻居,如长臂猿等动物。

张涛老师讲解风趣幽默,他不仅系统地讲述了关于大熊猫的知识,图文并茂、资料丰富、深入浅出、直白易懂,澄清了不少对熊猫习性和外貌等方面的误解,还让观众们更深刻了解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大熊猫的真正意义,即通过对大熊猫的保护,以保护整个栖息地,从而保护了与大熊猫共同生活的其他野生动植物。小观众们纷纷举手与“山猫”老师互动,现场氛围热烈。

《野生大熊猫和它的动物邻居》讲座现场

4.jpg

两场讲座由于防疫的要求,学术报告厅现场仅开放了一半的座位,现场观众有序地间隔就坐。更多观众则是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参与观看和互动。国庆节期间,线上线下共有超过5000位观众参与,还有一些观众由于在路上,表示回家后要观看回放。在这中秋、国庆双节共庆的假期,观众们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也感染了我们服务的工作人员。现场参与的部分观众通过填写活动调查问卷抽奖的方式,获得了由成都博物馆主编的“人与自然:贝林捐赠展”配套的儿童绘本《带你去看自然展》,收到礼物的观众非常开心。

两场讲座都为观众带来了新的体验,也使大家学到许多新知识。对现场观众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两场讲座充分调动、激发了观众的学习探索兴趣。几乎所有的观众都愿意向他人分享自己的收获,并且愿意主动参与到探索观察自然、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更多关于自然和博物学方面的知识。

7.png

《中西传统时代自然物的收集和博物图的绘制》

讲座直播回顾

8.png

《野生大熊猫和它的动物邻居》

讲座直播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