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新闻

2020-09-26

新展预告丨伦勃朗、霍贝玛、霍赫……大神扎堆的荷兰黄金时代!

一谈到欧洲美术,大家脑子里第一时间想到的,估计不是贵妇名媛在宴会,就是女神天使披绸子,离不开“贵族”、“皇家”、“教会”,非常高大上,重点是——贵得离谱。

其实,在17世纪的荷兰,曾经出现过一批非常接地气的画家,看中了普通市民这个广阔的市场,得到了名留青史的logo——“荷兰小画派”。在成都博物馆与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光影浮空:欧洲绘画五百年”展览上,你将看到这批杰出的大师作品。

走下神坛,荷兰小画派崛起

在17世纪前,艺术确实被贵族与教会独享,画作的题材也离不开老三件:神话、教义和宫廷。然而,荷兰人民通过“尼德兰革命”独立,一跃进入全欧洲富豪TOP榜,老百姓吃好喝好,包里还有钱了,自然开始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新的市场需求和激烈的竞争催生出一大批专攻静物、风景和风俗画题材的画家,并将写实性绘画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些商品画的尺幅一般都不大,因此创作此类作品的画家们又被称为“荷兰小画派”。

虽然是“小”画派,可这些画家个个“大牌”:精于肖像画的哈尔斯,中国观众所熟悉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等等均在此列。而荷兰黄金时代里最闪耀的莫过于有美术界莎翁之称的伦勃朗·凡·莱因。

一枝独秀,“光影魔术师”伦勃朗

这年头,要是不会拍照打卡,都不好意思发朋友圈。那么,在相机没有普及的年代,人们要怎么留下一张美美哒的自己呢?

伦勃朗:谢邀,人刚到阿姆斯特丹,请找我画。

伦勃朗·凡·莱因,全世界最伟大的艺术大师之一,比肩文艺复兴三杰,因其画面极富戏剧感而被人称作“美界莎翁”。作为肖像画家中的翘楚,伦勃朗不仅给客人画,还极其喜欢画自己,一生绘制了超过75幅各种形式的自画像,在历代画家中无人能出其右,换现在的话说,就相当于“自拍狂魔”。

1_副本.jpg

自画像(约1629)

伦勃朗·凡·莱因(荷兰,1606—1669)

本次展览展出的这幅自画像,呈现的是约23岁的伦勃朗——年轻,帅气,朝气蓬勃,展现出勃勃的野心与傲气。

这幅画除了人物神情生动,笔触细腻之外,不得不提的就是这种带有戏剧感的明暗分明的打光。大家在看电影的时候应该都会经常看见,人物的脸在打光下,形成了一半明一半暗,在暗处那部分,会有个在颧骨处形成的小三角形亮区。这种光影法,被后世称为“伦勃朗光”,广泛地运用于电影或摄影艺术中。

百花齐放,小画派里的大画家

风景画:透视鬼才霍贝玛

风景画大师霍贝玛喜欢的是返璞归真,致力于将自然景色还原于画布,保留下最真实的风景。

霍贝玛出身于阿姆斯特丹,对故乡有着深切的感情,而荷兰优美宁静的乡间风景便成了霍贝玛最好的创作素材,他将风景画从神话、宗教的禁锢中解救出来,且其对空间的研究极为透彻,其在作品中使用的精准透视成为了后世学习借鉴的典范,成为了霍贝玛的标识。

由于每一幅画都要实地考察,亲身感受作画内容,因此霍贝玛十分“低产”,但也正因如此,他的作品总是透露出对自然的真挚感情。

2_副本.jpg

水磨坊(特雷弗风景)(1667)

迈因德特·霍贝玛(荷兰,1638—1709)

18世纪,一位叫特雷弗的男爵收藏了这副即将展出的《水磨坊》,因此,该作又名《特雷弗风景》。这幅画精致自然,宛如真实,仿佛能感受到泥土的潮湿和柔软。霍贝玛创作过超过三十幅以水磨坊为题材的风景画,都是超高水平的作品,而这一副依旧能算是其中的顶尖选手,可见颜值有多能打。

风俗画:城市回忆者霍赫

霍赫曾经师从风景画家,但最终转向了风俗画领域,将人们的日常生活搬上画布。

3_副本.jpg

音乐派对(约1675)

彼得·德·霍赫(荷兰,1629—1684)

本次展出的这幅霍赫的作品唤起了人们对阿姆斯特丹富商阶层奢华生活的想象。画作中展示了一群快乐的伙伴在运河屋中尽情享受音乐和美酒,这是这座城市的居民在17世纪所能享有的极大繁荣。暗室与背景中的阳光形成对比,闪耀光泽的缎面礼服在其中显得醒目而鲜亮。透过背景中的门可以看到阳光明媚的运河景色,它营造出一种宁静、愉悦、富丽堂皇的氛围——清晰界定的空间和门扇,这样的构图方式是17世纪荷兰画家最热衷的绘画技巧。

静物画:油布上的卡尔夫

有人画肖像,有人画风景,有人画日常,自然就有人得满足静物市场的需求,于是,威廉·卡尔夫举手了。

相比一生潦倒的霍贝玛,半生落魄的伦勃朗,卡尔夫算得上是安得平生的“富二代”。出生于荷兰第二大城市鹿特丹的他衣食无忧,在巴黎学习绘画后,很快就凭借扎实的技艺,跃升为静物画大师。

4_副本.jpg

中国瓷罐静物画(1669)

威廉·卡尔夫(荷兰,1619—1693)

本次展出的这幅画创作于卡尔夫职业生涯的巅峰时期,充分展现了他的纯熟技艺。通过吸晴的中国明代青花瓷罐、波斯地毯、来自威尼斯及荷兰的玻璃器皿,卡尔夫展示了荷兰所拥有的各种奢侈舶来品,映射出流光溢彩的富裕生活。

卡尔夫同时也在其中夹带了不少“私货”来传达自己的看法。显眼位置的削皮柠檬和打开的怀表,暗指世俗追求的可笑和生命的短暂,象征尘世的腐朽与时间的必然流逝,这也是静物画虚空派(Vanitas)常用的表现形式。

也许您不曾听说过荷兰画家的大名,但他们留下的印记早已融入我们的普通生活,成为“理所应当”。看电影,会邂逅伦勃朗光的戏剧美;拍照片,会不自觉地留出像霍贝玛那样的天空;卡尔夫对生命与时间的追思,也是现代人时常存在的困惑;至于霍赫,谁能不像他那样,热爱着朝气蓬勃的每一天呢?

由伦勃朗领衔、众多荷兰画家造就的黄金时代,是欧洲艺术史上闪耀的亮点,丰富多样的题材,具有个人特色的风格,让艺术走下神坛,让画家摆脱贵族与教会的束缚,让真正的社会得以跃然纸上。

5_副本.jpg

光影浮空:欧洲绘画五百年

展览时间:2020.9.29-2021.1.3

展览地点:成都博物馆一层特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