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新闻

2018-05-12

从悲壮走向豪迈

 

日历翻到2018年5月12日——“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了。
      十年前,一场震惊世界的特大地震袭击四川、甘肃、陕西。震区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满目疮痍。文化遗产遭遇千年不遇灾难。
      十年后,地震遗迹成了遗址,地震遗物成了文物。
      十度春华。震区文博系统职工,化危为机、崛起危难,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应对灾难、浴火重生的伟大奇迹。
      十度秋实。在十周年的历史时刻,作为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参与者、亲历者、见证者,我们百感交集。
      汶川、北川、青川,十年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发展崛起的若干节点,见证这里的人们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奇迹!
汶川十年——映秀花开
      映秀花开了,
      歌儿响起了,
      人间大爱的地方,
      洒满真情和阳光……
      《映秀花开了》,四川阿坝州最受群众喜爱的歌曲。
      汶川映秀,“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一座因地震而广为人知的小镇,一座因地震几乎被完全摧毁的小镇,一座在震后恢复重建中获得新生的小镇,一座集大灾大难、大爱大美于一身的小镇。
      映秀震中纪念馆坐落于映秀镇渔子溪村半山腰。2012年3月,汶川县文体局委派蔡笠担任纪念馆馆长一职。从岗位设置到办公区的划分布局,再到所有应聘人员的招聘,几乎每一项工作她都亲身参与其中。2012年5月12日,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特大地震破坏惨烈展区、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展区、自力更生科学重建展区、科学应对防震减灾展区,13621件地震文物……全面反映了地震灾情、抗震救灾和重建家园的各方面情况。



▲ 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展区

      在众多的馆藏文物中,蔡笠向记者介绍了这样令人印象深刻的几件:温家宝总理在映秀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使用过的话筒——正是这样的话筒,把总理温暖人心的话语及时传递到灾区人民的心中;成都军区某陆航团特级飞行员邱光华和他的734机组遗物——在执行抗震救灾任务返航途中遭遇天气突变,5名英雄的机组人员全部不幸遇难;地震时屹立在映秀小学的国旗——大地震摧毁了整个映秀小学,唯独这面国旗屹立在废墟上,标志着灾区人民不畏艰险、努力重生的精神。




▲ 邱光华机组残骸

      “映秀在震前有常住居民一万两千多人,地震中遇难了6656人。”蔡笠说。在汶川县委县政府的有序组织和妥善安置下,在映秀镇渔子溪村半山坡上的空地上规划建设了遇难者公墓,近6000名遇难者长眠于此。震中纪念馆也就矗立在公墓的正上方,它们相辅相成,彼此凝望。
      2012年9月3日,时任四川省委书记的刘奇葆到纪念馆现场调研,要求针对纪念馆的主体定位、规划布局、内容展示等方面进行提升完善。在中宣部、四川省委宣传部和阿坝州县委宣传部以及四川省文物局的关心重视、支持扶持下,纪念馆陈列布展提升工作于2014年9月底全面完成,并于当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今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映秀考察,他叮嘱一定要把地震遗址保护好,使其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精心部署下,我们准备将纪念馆一个科普展厅重新规划布局,新增‘祖国母亲引领我们走进新时代’展区,突出反映总书记两次来到映秀的重要指示精神,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汶川‘十三五’以来再次上路所取得的崭新成就、基层党组织发挥的坚强堡垒作用、灾后重建现阶段的重要成果以及老百姓在现阶段的美好幸福生活等内容。”蔡笠介绍,“目前,设计方案已编制完成,待逐级上报审核通过后,按照相关程序开展提升改造工作。” 
      开馆6年来,纪念馆已经接待了近800万社会各界人士来馆参观。“很多游客在来之前只是听说了地震,只是知道了冰冷的遇难者人数,但是真正来到映秀,参观了纪念馆和漩口中学遗址、天崩石、牛眠沟镇源点、百花大桥遗址后,对大灾无情、大爱无疆有了具体认识,心灵上的震撼还是非常巨大的。”
      “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在汶川、映秀度过了人生当中最重要也是最有意义的六年。能够在映秀这个汇聚大爱的地方,在纪念馆这样一个充满温暖、饱含感恩的大家庭中工作和生活,我的内心充满了感激。风雨十年,初心不忘。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映秀人的淳善,感动并鼓舞着我向着未来迈进。”蔡笠说。 
北川十年——缅怀与奋进
      北川老城曲山镇,群山环抱,依山傍水。在平时是如画风景,地震地质灾害时是撕碎房屋毁灭生命的催命符。山清水秀的美丽曲山,一瞬间成了撼动人心的遗址标本。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是世界唯一整体原址原貌保护的规模最大、破坏类型最全面、次生灾害最典型的地震灾难遗址区。规划保护面积2.66平方公里,核心保护面积0.79平方公里。2012年7月,被四川省政府核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的中央祭奠园区是一处标志性的场景。背后的北川中学新校区被巨石完全埋压,只有一杆国旗和一副篮球架。小号《思念曲》在园区低回婉转播放,苍凉悲情。每日里络绎不绝的游客,都会在纪念碑前肃立默哀,敬上一束菊花,献上深切的思念缅怀。
      地震也使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被毁,一同被掩埋的还有805件羌族历史文物。馆长高泽友说,这805件文物来之不易,凝聚了北川所有羌族同胞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地震中失去至亲的高泽友,还承载着丧失文物的悲痛。
      双重打击并没有击垮这位羌族汉子。
      高泽友坚强地扛过了最困难的时候:地震后不久,新博物馆建设、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文物征集等异常繁重的工作落在了包括高泽友在内的四位工作人员身上,即使是“白加黑”“五加二”都觉得时间不够用。高泽友说:“好在,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所有任务都圆满完成了。”




▲ 震后重建的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

      2013年1月,一座新的羌族民俗博物馆在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县城——永昌镇开馆了。新馆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是澳门基金会2009年出资1亿澳门元援建设的。
      新的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集收藏、保护、展示和研究为一体。展览包括历史篇、社会篇、文化篇等三部分,以实物形态和大型场景复原相结合,并以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充分展示不同时代、地域、民俗特色,重点突出羌族民俗文化特点。
      博物馆从无到有,从空空如也到精彩纷呈,高泽友亲历了全过程。
      在高泽友记忆里,最有幸的事情是,地震前,他将123件国家二、三级文物送到具有高抗震性能的绵阳博物馆文物中心库房存放,使这些羌族文物精品逃过一劫;最心有余悸的事情是,伴着余震紧急转移受到唐家山堰塞湖溃坝威胁的绵阳博物馆文物中心库房的文物。
      如今,那些地震中保存完好的文物、抢救出来的文物、收集回来的地震文物,陈列在新建的博物馆中,静默无声,向观众讲述着羌族和北川的历史。



      在博物馆内,有块声控羌语学习区,每一块地砖都对应着天花板上的每一个方格,方格上写着“爸爸”“妈妈”“太阳”“吉祥如意”等不同的汉语词汇。如果你想知道“吉祥如意”在羌语中如何发音,只需要踏上对应着“吉祥如意”的地砖,耳边立即会响起“纳吉纳鲁”。很多观众在这个区域驻足体验学习。
      高泽友说,展览中羌语学习区能让观众更真切地听到羌语、学习羌语,了解羌族文化,展览中还包括羌绣、羌笛、口弦、羌族歌舞、民俗活动、民间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
      博物馆的讲解员均来自羌乡,博物馆会对讲解员定期培训,她们不仅会说羌语、会唱羌歌、会跳羌舞,还会展示羌绣绝技。
      2017年5月博物馆完成了智慧导览项目,建立了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游客只需扫描二维码加关注,即可自动免费听到各个展厅内详实而细致的解说。
      2016年至2017年,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利用暑假举办了两届“小小讲解员”的招募及培训,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加入到博物馆志愿者队伍……



▲ 小讲解员为观众讲解“羌”的释义

      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是继承和弘扬羌文化的重要窗口,是羌民族的精神家园。高泽友相信,只要有人在,通过几年、几十年的努力,羌族文化传承就有希望。
      当记者问,地震十年过去了,回想这十年里,工作中最大的感触是什么?高泽友坚定地说了两个字:“责任”。
青川十年——大爱崛起
      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里,有一座宽约5米,高约14米的大写“人”型石碑——“大爱崛起”, 象征着青川经历了地震的洗礼,在废墟中挺立,在重建中崛起。
      山崩地裂,江河改观,美丽的青川东河口村在一瞬间从地球表面消失,780余位父老乡亲被无情掩埋在山体崩塌的堆积体下。
      有关部门和领导目睹东河口的惨状被深深震撼。在指挥抗震救灾的同时,第一时间提出,对东河口地震遗址给予重点保护。
      以“纪念、感恩、发展”为主题,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建设迅速启动。当年11月12日开园了。




▲ 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

      除了地震遗迹展示,遗址公园里还开展了“帐篷”文物展——在帐篷围成的小院里,陈设震损的汽车、摩托、砸毁的冰箱、震毁学校的国旗、书写张贴的标语、垮塌教室里捡出的书包……这就是“见证‘5·12’——青川地震文物展”。展览分为“地动山摇”“亲切关怀”“万众一心”“手足情深”“恢复家园”“前程似锦”六个部分,实物展示,佐以图片及文字说明,震撼强烈。
      “作为一名文物工作者,2008年5月下旬我们就开始收集地震文物了”。青川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李蓉说。
      “为取凉水镇猛虎师留下的标语横幅,我们差点没命”,因为标语挂在一幢摇摇欲坠的危房上。李蓉介绍,到很多地方收集地震文物,老百姓都不敢进屋,不敢上墙,只有他们亲自动手。饿了,就吃自己带的干粮;困了,就地打盹;碰上有价值的文物,先垫上自己的工资进行收购。
      半年多的时间里,李蓉和所里其他3位干部职工一起,不顾频繁余震,跑遍全县36个乡镇,行程2千多公里,从残垣断壁中,征集地震文物30124件,包括:
      俗称“鸡毛信”的青川县抗震救灾紧急指令;第一部由飞机送进青川的海事电话;第一批报信人在高速公路收费站写下的生死责任状;全国第一个在灾难中自发成立的临时党支部;定格于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的挂钟、座钟、落地钟;救援者的服装、手套、医疗器械、旗帜、标语、签名;温家宝总理到青川留下的重要物件:5月15日到青川县木鱼中学讲话时使用的扩音话筒,第三次到青川写的字条:一定要把青川建设得更美好!




▲ 青川青溪古镇


      李蓉说,当年的“帐篷”展览早已结束它的历史使命,地震文物展移入作为遗址公园重要组成部分的青川地震博物馆。博物馆占地12.6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是“5·12”地震后首个建成并对外开放的博物馆。

      为充分展现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以来青川自强自立绿色崛起全新面貌,博物馆通过局部改陈,丰富增设相关实物及有关影像资料,更加突出“生命不屈和感恩永远”主题,讴歌新时代党和国家初心不改砥砺前行的壮志豪情。
      “5·12”大地震中,青川文管所的大楼虽然没有倒塌,但房屋摇摇欲坠,开裂成了危房。所里有一间文物保管室,只有十几平方米;恢复重建中,新的文管所大楼2012年8月建成,有了专门的文物库房,面积增加到150平方米,其中珍贵文物库房一间,地震文物库房两间,一般文物库房1间。根据文物的类别分别配置了文物柜、文物架、恒温恒湿器、消毒机、除湿机、文物修复桌椅等,还开辟了专门的文物修复室,文物保管条件大为改善。
      积极编制青川文物保护单位灾后抢修规划指导纲要,编制青川郝家坪战国墓群的保护及展示方案,编制馆藏文物修复方案,实施震损文物的抢救维修工程;高效、优质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郝家坪战国墓群成功入选第七批国保;建成青川县博物馆并免费对公众开放……



▲ 青川县城

      说起震后十年的文物工作,李蓉充满自豪。
      2003年入职文物行业、老家绵阳的李蓉,十几年来也有转行和调离青川的机会,但是她都拒绝了。她说,地震震掉了人们心灵的尘垢,震碎了人们日常的面具。灾难面前,人性人情人文是那样感人动人,精神文化建设和家园有了更紧密的关联。
      大灾大难都挺过来了,李蓉说,现在的她更离不开热爱的文物工作,舍不下大美的青川山水了。 (转载自国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