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新闻

2017-02-13

这群年轻人是怎么让博物馆火遍全国的?

编者按

曾经,博物馆作为文物保存和学术研究机构,似乎神秘而高不可攀。

而博物馆里的年轻人,只能谦卑地熬着资历,默默地期盼成长。

如今,时代飞速发展,博物馆开始努力转型。

80后逐渐走上关键岗位,90后也玩的风生水起。

博物馆里的这群年轻人,正在以他们独有的方式,彰显自身价值。

同时,也不断为博物馆和观众带来连连惊喜。

不管老一辈愿不愿意,但我们必须承认:

世界,永远是年轻人的!

01

春节期间,“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在成都博物馆持续火爆。

展厅内,不少观众看到吴王夫差矛旁的越王勾践剑已经撤走,遗憾感叹,“我还想看它们如何‘相爱相杀’呢!”

image001.jpg

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矛

 

“相爱相杀”,是成都博物馆(以下简称“成博”)宣传推广部工作人员在介绍这两件文物时借用的网络热词,也因此引发了公众好奇。

很多人在成博官方微信上留言:

“小编好棒,把高深的文物写得这么可爱……”

最近几年,三星堆、金沙遗址以及成博等博物馆,致力于打造亲和的形象。他们的年轻的宣传团队有专业知识,更有一颗愿意走近公众的心,把“高冷”的博物馆玩得风生水起。 

一不小心文物上了微博热搜

image003.jpg

image004.jpg

馆藏陶俑和乒乓球星马龙撞脸引发上千万人围观;

第100万位进馆观众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越王剑夫差矛登上微博热搜……

在开放短短半年多时间里,成博新馆频频制造出热点话题。

2016年7月1日,成博新馆在天府广场正式开放。核心的文物展陈之外,宣传推广落在5位年轻人身上。   

肖飞舸,宣传推广部主任,法国尼斯大学文化管理专业硕士,曾供职于法国领事馆。因为痴迷于中国传统文化,最终选择了博物馆行业。

在法国留学的经历,给这位干练的美女很多启示,“国内博物馆以前的定位大多是文物保存和学术研究,让公众觉得高高在上。相反,在国外人们很喜欢逛博物馆。法国有一年举行一个维也纳文物收费展,观众在纷飞大雪中排队一两个小时等候入场。逛博物馆,也可以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成博年轻的宣传推广部

image002.jpg

成博开馆之初,肖飞舸带着团队从观众角度“挑刺”,“没有讲解、看不懂文物?好,我们上语音讲解!博物馆所有的纸质宣传品,很快印上了服务号和二维码,一扫即可。”在免费WIFI下登上官方微信,不仅有详细的语音导览,有常见问题解答,还可以随时预约博物馆门票和各种学术讲座。  

成博宣传推广部的5个成员没有一位学考古或历史出身,却也因此促成他们时时为观众着想,换位思考公众的兴趣点。

image012.jpg

记者手记:放下身段,让博物馆打开大门

曾经,博物馆作为文物保存和学术研究机构,似乎神秘而高不可攀。但如今博物馆正努力转型:其中有“用生命在销售”的故宫淘宝,以及千方百计吸引公众的成博、金沙等博物馆。

但不可否认的是,还有很多博物馆在如何满足公众体验方面,做得远远不够。秦晴接受采访时曾提到她在留学英国时的一堂展览实践课:展览前,博物馆观众调查组要从展览主题、名字、展品甚至展览字体以及主题色等多方面进行调查,以充分了解观众兴趣和观展习惯,确保展览能吸引公众兴趣。在秦晴看来,很多国外博物馆硬件并不如中国,但在服务方面值得学习。 

如今,博物馆职能正在不断被重新定义。今后如何更好满足公众文化需求?还需要博物馆放下高冷身段,想出更多妙招吸引公众,真正把进博物馆变成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