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新闻

2016-11-15

“张采芹绘画艺术与收藏展”开幕式暨张采芹艺术作品捐赠仪式15日于成博开展

        2016年11月15日下午3点,由四川省文物局、成都市文广新局、成都市文物局主办,成都博物馆承办,以及四川采芹艺术研究院协办的“张采芹绘画艺术与收藏展”在成都博物馆四号临展厅拉开帷幕。此次展览为期15天,本月29日结束。

        此次展览开幕仪式上,张采芹家属将向成都博物馆捐赠一百余件张采芹先生的字画。展览通过展出一代著名国画大师张采芹的精品文物,向观众揭开一段风云变幻的年代里被历史尘封的传奇。将张采芹这位伟大而高尚的大师带回我们身边。

        展览共分为三个单元:世纪人生、艺术求索和翰墨结缘。三个单元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了张采芹绚烂的人生、展示了张采芹的人生轨迹对其绘画风格的影响、培育下一代画家孜孜不倦的精神以及在动荡局势下做出的支援抗日战争的举措。

一代国画仁师的传奇人生

4H2A182111.JPG

        张采芹,原名张学荣,1901年出生于重庆江津,自幼喜好丹青,因家境贫寒,常常在裱糊铺前观看学习书画。16岁时,他考入江津聚奎中学,因为成绩优异,与同校的吴芳吉、邓少琴合称“聚奎诗书画三杰”。在校期间,吴芳吉还曾为张采芹代拟画例,为《采芹画集》题词。

        1922年,张采芹考取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25年,学有所成回到成都,在大、中学校任教50余年。自此,毕生致力于教书育人。此外,采芹先生还十分重视培养业余美术爱好者。著有《中国画论》、《国画浅说》。通过他的努力,四川涌现出一大批艺术人才,促进了四川地区的美术发展。

        除了桃李满天下的名师头衔,张采芹先生还是个爱国艺术活动家。1933年,他以“增进文化、保存国粹、研究艺术”为活动宗旨,联合蜀中文化、书画界知名人士40余人,组建了当时最大的文化社团“蓉社”。1941年,发起成立四川美术协会,积极筹办画展,帮助外来艺术家,是抗战时期四川美术事业繁荣的幕后功臣。如,张大千先后在成都举办了6次大规模个人书画展览,张采芹功不可没,其中《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和出版的《特刊》、《白描画集》等震动全国,大大促进了敦煌艺术的研究。

        1984年,一代国画大师张采芹先生仙逝,他为后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珍贵财富。成都人民公园内至今保留着四川美术协会故址的纪念碑,祠堂街上还保留着他的画室,上面留有国内几乎所有知名画家艺术创作的痕迹。铭刻着张采芹先生和爱国画家们的传奇故事。

中西相融铸就传世经典

4H2A183311.JPG

        张采芹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时师从刘海粟、王震(一亭)、江小鹣等大师。其早期绘画涉及山水、花鸟、人物,重视诗、书、画、印相配合的整体艺术形式。风格受古人影响至深,追求高古潜逸、墨色润泽、章法严谨。后来,他的绘画题材逐渐从山水、花鸟、人物样样俱备到主攻花鸟鱼虫,笔随意走、局随意设,清疏秀脱、颇富自然之美。素有“张竹子”、“张花鸟”之称。

        张采芹善画竹,用力至勤,功夫至深。抗战期间,徐悲鸿入川在画展上与张采芹相识,曾与他共同研制以油画刷、油漆刷画大竹竿,开风气之先河。在中西艺术交流、融合的大背景下,张采芹中年以后逐步放弃早期比较成熟的文人画风格,注意吸取民间民众情趣和西方绘画的写实造型及色彩原理,画风日趋平实。

4H2A182711.JPG

         值得一提的是,张采芹是民国以来成都市第一个举办个人国画展览的画家。他的名声不仅响彻华夏,还为外国人所倾慕。1981年,瑞典国王及王后访华,专意寻求张采芹的画,张采芹赠以《朱藤双燕》。

        他晚年专心钻研国画艺术,作品以单款为多,几乎不再题诗。以考虑观者感受,寄托对人民的关心和真善美的执着追求。

义薄云天如竹高洁

4H2A183211.JPG

        张采芹一生为人古道热肠,不少书画大家都与他交好,成为共同探索国画精髓的毕生挚友。张采芹与著名画家张善孖、张大千兄弟二人交情笃深。由于姓氏相同,装束接近,而且都画艺精湛,常被误认为三兄弟,并称为画坛“蜀中三张”。(摘自《四川省志.人物志》)

1944年,张大千得奇鸟雪鸦。张采芹观赏之际,一时兴起,挥毫写生。张大千看后大喜,添上老干绿叶,并题词记载此事经过。这样的交情一直延续着,1982年时,张大千赠送其一幅《海棠春睡图》,为感谢张采芹资助长女张心庆读书。

        张采芹不仅有两位同姓挚友,还与另一位大师相交匪浅,那就是以画马为长的徐悲鸿。抗战时期,徐悲鸿入川,与张采芹因画展而结为知己。20世纪40年代后,张采芹改用油画排笔画大竿墨竹,即源于与徐悲鸿的切磋。两人互相通信,成为互相学习的伙伴。《采芹道长艁象》是徐悲鸿主动为张采芹所画,这是现存的唯一一张全身素描人像。画上还有谢无量、刘豫波、黄稚荃三人题诗。徐悲鸿还曾用一首小诗如此评价过他:蜀中有个采芹君,琴棋诗书画更精,侠义心肠人豪爽,助我画展献真情。

4H2A189711.JPG

        张采芹的侠义心肠还体现在帮助刘开渠塑像。抗战期间,刘开渠在成都雕塑无名英雄像、孙中山像时,遇到经费、设备、技术、工艺等多方面的极大困难。全凭张采芹、罗文谟等人到处奔走,落实经费,甚至自掏腰包,才使两座伟大雕塑得以完成。

         张采芹如他笔下的竹一般地高风亮节,广受赞誉,成为了中国美术界最具“艺人风度”的一位大师。让我们通过展览一起来回顾这位爱国艺术家的生平,感受他的艺术境界,体验他的爱国情怀。